义乌工业园区项目建设又添“新丁”,有央企背景的大唐高鸿电子信息产业园及浙江英特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已正式开工。这是园区管委会大力推进项目开工建设、强化招商引资、储备优质项目,力争在土地征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进等方面有新突破的一个具体写照,意味着向“高新园区、智慧新城”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作为我市“制造业洼地城市”建设的重要平台,义乌工业园区今年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45亿元,其中工业投入11.46亿元。通过加快有效投入,增强工业经济“后发优势”。 以征迁打开“空间”。为确保主要道路和重大产业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园区管委会对区块内坟墓搬迁和政策处理工作进行细化分工,一项一项抓落实。借力“三改一拆”行动,加大对违法户、重点户、难点户等的拆迁力度。通过努力,现已基本完成区块内1200多穴坟墓的搬迁,相关政策处理工作稳步推进,预计5月上旬完成,为道路建设和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创造有利条件。 强基础拉开“框架”。坚持道路先行,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苏福路、苏华街、高塘路、龙祈路、规划一路、华阳路等6条续建道路建设,力争年内基本完工。积极推进武德路、规划二路、苏福路延伸、苏华街等4条新建道路建设,武德路计划年内完成工程量的40%,其他道路力争年内基本完工。 抓项目做大“平台”。牢固树立“抓招商就是抓投入、抓招商就是抓转型”的工作理念,以各种方式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共储备亿元以上项目45个,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5个。加快对优质项目的对接、考察和洽谈等,争取年内引进8个以上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额不少于36亿元。妥善处置贝克曼等3家杭长线拆迁安置企业和1家310省道拆迁安置企业的落地工作。 重创新提升“环境”。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建设“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的工作机制,开辟投资项目绿色通道,探索重点项目协调机制,积极为入园企业提供“三制”办理,为入园项目早立项、早开工、早投产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
GMT+8, 2025-7-17 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