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管理是一种社会治理的新模式。自去年10月,我市全面推开“网格综合管理、全员全科服务”后,目前,我市共划分为1084个网格,实现市域全覆盖。全市上下利用一个个小网格,精心编织“信息网、责任网、服务网”,为民办实事,展现了一幅和谐的民生画卷。 “网”罗民情,整合资源顺民意 稠城街道向阳社区党委副书记周义花又多了一个“职位”。如今,她成了网格长,有了一片“责任田”。1月6日下午,记者见到她时,她和两位网格员正在沪江路8弄一带的“网格”里转悠。“这是《2015年度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请你仔细看一下,然后签个字。”周义花把《责任书》递给社区居民。另一旁,一位网格员拿着登记手册采集信息,另一位则检查起了消防器材。 “哪家的租客有了变化?谁家顶楼的水桶需要拆除?只要在我负责的网格里,居民的情况我都要了解。”周义花说,这就是她的日常工作。在与社区居民拉家常中、在管“闲事”中了解网格内的情况,有问题第一时间帮助群众协调解决,有难题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网格化管理后配备了移动终端设备,我们从移动终端接收街道下达的工作指令,按照这个完成任务且及时反馈,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 我市的1084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像周义花一样的网格长。他们在闲谈、走访的过程中一边向群众宣讲政策,一边了解民情,有效消除了基层工作的“断层”现象。 据了解,网格力量配备实行“1+1+x”模式,网格由一名干部担任网格长,一名编外人员担任网格员,同时联动各服务团队开展网格工作。网格化管理整合了工作职能,镇街的工作职能网格可以完成的,都纳入网格,包括平安建设、综治工作、信访维权、安全生产等四大类20余项工作。此外,全市依托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和网格移动办公终端,建设起一张信息网,“网”罗民情,确保了基层信息掌握的全面性,也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 “一网”全覆盖,问题难题化解快 据悉,佛堂镇的网格工作自2014年5月运行以来,指挥中心累计交办安全生产、三改一拆等各类任务1692条3.75万人次,反馈率达98.43%;网格解决矛盾纠纷等各类问题1618件,化解率达100%。 佛堂镇的群众对网格化管理竖起了大拇指。在他们看来,这种创新管理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有问题不怕找不对地方了”。“以前难得在村里见到联村干部,现在,天天都能看见网格长、网格员,有问题随时能反映,第一时间能解决。”群众道出了心声。 “网格服务好不好,群众心中有杆秤。”作为北苑街道莲塘村网格的网格长,傅杨平深有体会。去年4月11日,试点工作不久,他接到坟墓搬迁任务。走访发动群众做工作,不到一周时间,群众掀起坟墓搬迁热潮,不到一个月,网格内1208穴坟墓全部完成搬迁。傅杨平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网格化以后,作为网格长的精神、工作压力是双重的。但在实际工作中,90%以上的老百姓通情达理。虽然过程辛苦,但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这何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傅杨平说。 工作往下沉,拧成一股绳 “网格综合管理、全员全科服务”机制的运行,人员跟着网格往下沉。全市各镇街把原来20余个内设机构整合为“七办”,已实现55.4%的干部、73%的临聘人员下沉到片区和网格。以北苑和佛堂试点为例,网格化管理后,镇街各办分别减少干部25人、32人,实现59%、55%以上的干部下沉到片区和网格,编外用工除少数必备人员外,全部下沉。 采访中,很多基层工作的网格长、网格员表示,自从有了网格化管理,自己责任更加明确了,与群众联系更多了,发现问题更加及时了,同时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去解决问题,这样解决的效率肯定高,效果肯定好。 |
GMT+8, 2025-7-23 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