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最新一期《义乌市场信用指数分析报告》。根据报告显示,去年四季度,义乌市场信用指数的月均值比前三个季度有所上升,从第三季度的152.84点上升到159.49点,上升了4.35%。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受商品质量指数和交易活跃指数的影响。 分析报告指出,去年四季度义乌市场信用指数中的商品质量分类指数月均数从三季度的151.62点升至159.99点,升幅为5.52%,主要原因是10月份商品质量处罚案件较9月份有所减少,11月份有效注册商标数量较10月份有所增加,同时产品质量处罚案件数量出现下降,12月各项指标与11月基本持平;交易活跃指数从三季度的月均159.32点大幅升至179.17点,升幅为12.46%,主要原因是10月份中国小商品城单月成交额环比上升,11月中国小商品城单月成交额和外商人数及资金流入流出量总和环比均有所上升,12月有小幅下滑。 此外,四季度客商满意指数月平均指数值为115.13点,与三季度月平均指数值121.06点相比,下降4.90%,主要原因是10月份和11月份的12365投诉率均有所上升;四季度风险可控指数月平均水平为162.39点,与三季度月平均169.11点相比,下降3.98%,主要是由于10月份在新设企业数下降的同时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 监测显示,2014年第四季度市场信用综合指数季内月均值报收于159.49点,远大于110点,“五色灯预警子系统”显示为“绿色灯”安全状况;季内月均数较上季月均数上升4.35%,“波动预警子系统”显示为“正常”(N,Normal)状态。 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还对大数据在义乌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中遇到的挑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义乌大数据与电子商务提出了对策建议。 专家认为,目前义乌市政府和广大企业已充分认识到大数据的作用,并正在运用大数据计算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但总体还处于初级阶段水平,面临着企业信息化投资不足、相关管理政策不明确、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突出等挑战。对此,专家建议义乌强化数据服务模式、建立细分服务模式、政府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引导力度等方式,探索开拓精品化、特色化的电子商务新型服务模式,把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逐步纳入科学、有序的轨道。 |
GMT+8, 2025-7-23 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