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一年度拿到多少报酬啊?”近日,领到多少报酬成了村干部之间的热门话题之一。在我市,基本报酬不仅仅是村干部们一年的津贴收入,更是衡量其全年工作实绩的指标。 为破解村干部“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我市出台了“村级班子和干部考绩办法”,将“考绩法”延伸至村一级,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工作的激励、监督和导向作用,进一步从严从实管理村干部。2014年度,我市共向全市758个村(居)的4283名村级干部发放基本报酬3800余万元。 “村干部考绩,注重完善考绩程序,以季度阶段考评和年度综合考评相结合,让镇领导班子、职能科室、工作片、农村党员和群众代表都参与到考核中来,进一步保障考绩结果客观公正。在考绩结果运用上,我市将其与评先评优、考绩促劣相挂钩,进一步强化村干部队伍管理。”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考绩内容设置上,科学设置了考绩项目,分村级班子考绩和村干部考绩两个层次,将创业承诺、重点工程、城乡新社区集聚建设、五水共治等重点工作,以及农业发展、环境保护、“三务”公开、工作纪律等基础工作纳入考核。同时,合理设置考核系数,结合村(居)规模、工作难易、村干部职务等量化系数,打破平均主义。 “凭绩取酬强导向”,这是村干部全员考绩的出发点、落脚点。村干部考绩与基本报酬相挂钩,根据不同考绩等次核定发放比例,全面拉开不同考绩等次间的基本报酬,凸显工作实绩导向。如有出现违法建房或违反计划生育等违法违纪行为被查处的、组织或参与越级上访的、没有及时完成重点工作和重点工程配合任务的、长期不履行工作职责等情形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当年基本报酬。全市共有56名村干部因一票否决基本报酬为零。 |
GMT+8, 2025-7-23 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