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了解到,截至昨天下午,全市已有1053辆工程车(建筑垃圾、渣土等运输车辆)安装上了GPS定位系统。同时,由综合行政执法、公安等五部门协同作战的全市“蓝天行动”新春再发力,从本月6日开始,他们将组织力量,每天分五组展开“立规范、严治理”建筑工地及工程运输车辆专项整治行动。 “定位”1053辆“工程车” 从去年11月下旬开始,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整合力量,全力展开对工程车辆GPS定位系统的设备安装、宣传发动、稳步推进等工作。首先,深化车辆标化机制,明确车辆标志标识。对清运车辆统一进行登记备案,严禁未经备案车辆从事建筑垃圾清运行业。要求工程车辆在运输过程密闭,严防出现遗漏、扬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要求所有建筑垃圾清运车辆必须安装GPS,并保持设备的正常使用。 执法局各大队执法队员利用春节期间,深入到工地、公司展开动员,确保每一辆参与运输的工程车辆都安装GPS定位终端。到目前,全市1134辆工程车辆已经有1053辆完成了GPS定位终端。如此,执法队员只要打开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监管系统,运用GPS定位,辖区内所有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号牌、运行线路、运行状态一目了然。从本月1日开始,在我市城乡运营的所有工程车辆必须确保GPS定位系统畅通,否则发现一辆查处一辆。 立规范、严治理 “三化”治理在行动 此次整治行动将持续三个月,重点督促辖区内建筑施工工地严格按规定对进出口道路进行硬化,设置冲洗平台,完善车辆冲洗及降尘设施的设置。对于建筑垃圾处置整治行动将重点查处六大违法行为,主要包括未经核准擅自处置或者超出核准范围处置建筑垃圾的;运输中不作密封、包扎、覆盖,造成泄漏、遗撒或车辆带泥运行污染路面的;商砼混凝土运输车辆遗漏、抛撒、乱倒混凝土或车辆带泥运行污染路面的行为;单位和个人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的(含零星建筑垃圾);建筑垃圾清运车辆、混凝土运输车辆车容不洁的行为;未经密闭改装、安装顶灯、放大号牌、GPS系统并备案的车辆从事建筑垃圾清运的行为以及其它违法处置运输建筑垃圾的行为。 整治行动中,将本着“从重从严从速”的原则,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还将通过建立和完善源头管理机制、准入退出机制、车辆标化机制、严格执法机制、道路冲洗机制、督查考核机制等,实现对建筑工地及建筑垃圾工程运输车辆的长效监管,以期通过整治,达到“三化”的要求,即形成标准化的工地施工模式;形成规范化的处置运输格局;形成长效化的监督管理机制。 |
GMT+8, 2025-7-23 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