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环保局对全市工业大气污染企业开展实地调查,调查选取化工、家具、塑料、涂装、印刷、工艺品等大气污染行业。针对义乌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特点,环保局治气办做足功课,除规模企业外,特别研究了面积小、技术水平低的小型家庭作坊,力求寻找一条适合义乌的工业废气治理道路。为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环保局整合各部门技术专家,编写“义乌版”工业废气治理方案。 调查组实地考察了义乌王斌相框集团、义乌唐门门业、义乌真爱美家等几家行业龙头企业,重点调查工艺流程、工业废气治理工程建设、废气治理技术。在王斌相框集团,记者跟随调查组走访了彩印车间、抛光车间、喷漆车间和制胶车间,环保局张兴茂告诉,彩印车间内印刷油墨易挥发,挥发的有机溶剂如甲苯、苯等如果直接外排,就会长时间存在于空气中,损害人体健康,是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在制胶车间,工业废气主要是木粉尘和甲醛,针对不同的工业废气种类,采集和处理方法各不相同,大型企业规模大,资金充足,在环保设施方面比较齐全。 在考察中等规模企业过程中发现,一些企业虽然安装了环保设施,但是这些设施的设计和使用上存在一部分问题,降低了工业废气处理的效果。同时,部分企业工作人员没有环保责任意识,企业开工后环保设备并未启用。张兴茂介绍,后续将会要求企业安装压力表,通过压力表,执法人员可以直接判断废气处理是否达标。 义乌市场还存在为数不少的家庭小作坊,记者尾随调查组进入前大路。在错落的平房里面,生存着一个个丝网印刷小作坊。每个小作坊基本只占据十几平方米的空间,油墨挥发出来的废气没有处理设施,在狭小的空间聚集,一进去就闻到刺鼻的味道。类似的场景也出现在北下朱村,这里聚集着众多的激光切割,皮革、布料高温融化产生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烟气。据了解,去年专项整治行动中,执法人员已经要求他们安装环保设施,但由于投入的环保设施处理效果差、经营户数量大、密集等原因,烟气飘到上空,还是灰蒙蒙一片。调查组表示,将考虑采取工业区聚集等方式,统一布局,安装配套环保,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 接下来,环保局将根据调查情况,因地制宜编制“义乌版”工业废气治理方案,以更高要求、更严措施、更快进度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 |
GMT+8, 2025-7-23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