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尚影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电商设计中心内一片忙碌。 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这些信息经济概念听起来似乎很缥缈,实际上它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产业、社会民生、政务等各个领域,给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革。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十七大提出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发展;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发展。这都将我国经济转型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想象的大门被推开。 浙江作为国家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去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指导意见》,确立了信息经济在全省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以期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打造全国信息经济发展的先行区。 在义乌,信息经济已在不断超越地理和时空的束缚,改写着义乌与世界的互融方式。去年全市电子商务总交易额1153亿元,同比增长35%。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义乌借助信息化正在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传统市场早已开始了一次次新变革。这些创新和变革,正是源于信息经济的发展。 电子商务成转型发展的“通关秘籍” 2014年全市电子商务总交易额达1153亿元,同比增35%;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33亿元,跨境快递日均出货35万票,同比增40%。 传统实体市场已成为网货的主要供应地,混批企业50%的商品采购来自义乌市场,零售网商70%的商品来自义乌市场,批发网商80%以上商品来自义乌市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正在形成互促共荣的发展新态势。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中国电子商务园区峰会上,阿里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义乌以19个已经投入使用的电子商务园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园区最多的县级市,并且还有一部分园区正在建设中。 前不久,“义乌购”被认定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平台”,“吉茂电子商务”被认定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真爱网商创意园、中国小商品城网商服务区被认定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产业基地”…… 义乌电子商务产业不断在改写新的历史。站在“互联网+”的风口,我市瞄准信息经济大力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传统贸易与电子商务“无缝对接”、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连接贯通,全力将义乌打造成全国网商集聚中心、全球网货营销中心和跨境电子商务高地。 截至去年底,义乌区域网商在各类平台账号数近24万个,其中注册地在义乌的淘宝卖家(含天猫)账户近11万个。大量网商群体依托实体市场、第三方交易平台和电子商务园区产生了良好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全市已建成投用的19个电子商务园区总面积已超过86万平方米,电子商务园区—专业市场—专业楼宇—示范村平台体系已初步形成,电子商务产业链不断完善和延伸,形成了快递、金融、商务、代运营、第三方仓储等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亚马逊、兰亭集势、DX等在义乌设立采购中心,DHL、FedEx、UPS等国际商业快递巨头和新加坡邮政、比利时邮政等竞相在义乌设立分支或代理机构,形成了覆盖全球的“市场采购贸易+海外仓”的跨境电子商务新模式。真爱网仓、优鲨电商、潘朵科技等成交额都已达数亿元,这些电商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工业企业转型升级。 传统渠道让企业无法直接获得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开拓五金”在线上线下同时打通销售渠道,在网上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清楚地知道哪款产品好卖、产品存在什么缺陷、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像“开拓五金”一样,义乌传统企业“触网”已成主流,“浪莎”、“双童吸管”等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销售额已超亿元;“俞兆林内衣”等传统企业自建团队,利用电子商务拓展销售渠道,并在细分领域排名前列。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成“智慧钥匙” 计算机技术在设计、开发、制造、管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使得1998年起家于食品马口铁易开盖生产的“易源科技”在成为行业龙头后,近几年从“食品盖”进军“饮料盖”。正是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断激发这个有20多年历史的企业活力。 近年来,义乌传统工业企业在信息化“浪潮”中,尝到甜头的不只一家。全市已有近千家中上规模企业采用信息化管理,涉及服装、饰品、工艺品、拉链、袜业、商贸等十多个行业,采用ERP开展企业财务、供应链、客户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等。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也在逐步增加,电算化手段替代传统核算方式。物流企业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已初步构建,物联网、电子标签等技术开始广泛应用。 从信息化进入到工业、渗透到工业直到融合进工业,可以说“两化融合”贯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一个将“制造”彻底变成“智造”的过程,正日益成为工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打破环境资源约束、提升产品技术品质和品牌含金量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工业革命”。 早在2012年,义乌“饰品产业集群”就被列为我省首批产业集群“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之一。目前饰品产业集群中已有200多家企业完成了基本的进销存信息化管理,有50多家企业完成了基本的订单管理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实现部分产供销数据共享应用。龙头骨干企业全面进入电子商务领域,50%以上的企业建有自己的网站。部分制造、铸造、电镀流程已采用具有嵌入式软件和芯片的智能设备,信息化技术不同程度地渗透到研发设计、生产工艺、过程控制、物料、订单、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 据了解,义乌企业的信息化应用较早,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分析、产品数据管理技术的比率日益提高,但在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产品数字化、商务电子化等各方面还有很大空间。目前仅有易开盖、梦娜袜业、三鼎织造、新光饰品、真爱集团、双童吸管及华莱氨纶、迪元仪表8家金华市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2014-2015年度我市实施的“两化融合”重点项目有45个。 记者从市经信委了解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已成为工业发展的趋势,将为义乌制造翻开新的篇章;只有“两化融合”融合出深度广度,工业经济才能迎来新的发展春天。 发展信息经济助推产业“弯道超车” 电影《头文字D》中,车手能在弯道疾速行驶时疾速拐弯完成超车,使用的漂移技术也就是俗称的甩尾技术。当前,信息化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为信息产业创造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位于义乌工业园区内正在建设中的大唐高鸿电子信息产业园,将借助大唐高鸿及大唐电信集团在信息经济技术及产业上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车联网、可信云、移动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力争通过多元化投入、市场化动作,延伸产业链,为义乌引进并孵化一批掌握信息领域关键技术、具有核心产品及领先商业模式的高新技术企业。 浙江英特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光效LED光源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被列为2015年度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项目计划。 义乌电子信息制造业正在快速崛起,涌现了高鸿电子、英特来光电等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优秀企业。目前,全市电子信息生产制造企业超过5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40家,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24.5亿元,出**货值6亿元。安冬电器、力天电器、欧意电器、八方电力、先通电子、迪元仪表、卓越电子等年销售额都在亿元以上。其中,易开盖实业公司《智能中转站及高效节能喷涂设备的开发项目》、金禧太阳能公司《义乌工业园10MWp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项目》被列为2014年度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项目计划。 作为传统产业和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的粘合剂,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近年也取提了快速发展。全市现有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28家,年总销售规模43亿元。经省经信委认定的软件企业有思普瑞自控设备、格讯软件、铭道通信、格创自控、一苇科技、博通网络6家企业,另外有14家企业的65个软件产品通过了省经信委软件产品登记。 软件产业成为新经济发展的催化剂,软件技术成为支撑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手段,服务化、网络化及平台化模式催生了一批新业态,提升了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水平。比如,格讯软件公司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缝内衣ERP管理软件”项目被列入2014年度省信息服务业专项计划;格讯软件公司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袜业产品数据管理软件项目、画之都文化创意公司面向装饰画的数字艺术图形软件系统开发项目被列入2015年度省信息服务业专项计划。此前,致力于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领域智能流量仪表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迪元仪表公司“智能电磁流量计嵌入式软件系统开发项目”也被列入省信息服务业专项计划。 打造便捷政务服务民生“信息高速” 对于义乌普通市民来说,不久的将来就能享受到“百兆光纤”的酣畅。因为,根据市政府与中国电信集团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电信未来几年将在义乌全力打造“百兆光纤入户”的信息化高速公路,同时推进“电商应用云”基地落地、全面提升义乌网络服务能力及“光网、无线城市”、“智慧义乌”等通信基础网络建设。 近年来,我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去年信息化发展指数达0.993,居全省县市第三名,通信基站、出口宽带、移动电话用户数和电信营业收入总量均处于全国县市前列。宽带基础设施六项指标全部达到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的要求,全市城市家庭20Mb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农村家庭4Mb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全部达到100%。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稳步推进。政务信息化的本质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为民众提供服务。现已初步构成了全市电子政务共享平台、电子政务云,并依托该平台建设了协同办公、商城保廉、金财工程、政务网站群等多个应用系统。目前正在推进省级“智慧商城”试点建设,依托实体市场和产业优势,凭借物联网、智慧云等成熟信息技术,实现有形市场、电子商务、物流、金融服务与信息化相互融合发展。“智慧物流”建设已完成物流信息平台发展规划和物流场站信息化总体方案,推进“1+n”的智慧物流体系建设。 发展信息经济看似与百姓无关,其实落脚点大多都是普通百姓。 比如“智慧政务”、“智慧公安”、“智慧卫生”、“智慧公交”、“智慧水务”、“智慧环保”、五水共治网络管理平台建设,信息经济在便民、惠民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市民卡”工程将逐步建设具有社保、医疗、支付、交通等诸多功能合一的“城市一卡通”。教育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要打造城乡一体化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
GMT+8, 2025-7-24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