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市民身边的文明正能量越来越多

2015-6-17 11:15

摘要:  昨日,市民徐女士更新微信朋友圈,感慨身边充盈着文明正能量。当天中午,她和几个朋友外出就餐。邻桌的一名中年男子一直在吸烟,因为没有空位可换,徐女士就试着对他说:“你能不能把烟灭了?我闻着烟味很难受。” ...


 昨日,市民徐女士更新微信朋友圈,感慨身边充盈着文明正能量。当天中午,她和几个朋友外出就餐。邻桌的一名中年男子一直在吸烟,因为没有空位可换,徐女士就试着对他说:“你能不能把烟灭了?我闻着烟味很难受。”该男子赶紧掐灭了烟并向她道歉。“那下我还是挺感动的,注重他人的感受也是一种文明。”

  身体力行

  让文明行为“习惯成自然”

  徐女士说,近来她明显感觉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氛围越来越浓,身边的文明行为越来越多:公交车上让座的人多了,闯红灯的人少了,公共场所自觉排队的现象普遍了……前些天她去超市购物,当时正是高峰期,但蔬菜水果称重台前没有拥挤和插队的现象。在收银台前等待结账的时候,排在徐女士前面的一名女子看她东西较少,主动提出“你先来”。“对她来说,这或许只是一个小举动,我却觉得很温馨。”徐女士觉得,城市的文明主要体现在人的文明,而人的文明,不仅包括自身言谈举止的文明,还包括对他人的态度。

  尊重别人也是一种文明,市民张先生对此深表赞同。“一般晚饭后我会去江滨公园散步,那里遛狗的人很多,不拴狗绳任狗随意狂奔的也很多,我经常被吓到。这些天我发现给狗拴上牵引绳的人多起来了,有几个之前在公园遛狗从不拴绳的‘老面孔’,现在也自觉牵好自家的狗了。”

  张先生认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很多人不是故意为之,而是没有这样的意识,因此有效的引导很重要。在这方面,我市相关部门付出了不少努力。比如针对一些市民不拴绳子带着宠物狗逛公园、放任宠物狗随地大小便的现象,市公安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农业局等部门,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精品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相互密切配合协作,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不断加大规范犬类饲养宣传力度,提升市民文明养犬、规范养犬的意识。同时,加强日常执法巡查,及时制止相关违法行为,并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

  多方合力

  助推文明意识提升

  家里养了一只“巴哥”的余先生,平时在小区遛狗时都会拴上牵引绳,但对于狗狗“方便”的事情,曾一度忽视。后来从报纸上得知任宠物狗在公共场所随地大小便也是不文明的养狗行为,他便自觉纠正过来,现在出门遛狗必带夹子和袋子。

  余先生说,上周六傍晚,他家的“巴哥”在散步时“方便”了,边上两个在玩耍的小学生看到后对他说:“叔叔,你可以带上一只袋子处理狗狗的粪便。”“其实我正准备从口袋里掏袋子。”余先生说,“这两名小学生的话让我印象深刻,说明他们对文明行为的认知是比较充分的。”

  市民林女士说,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经常和她说现在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每个人都应该出一份力,首先就从自己做起。“她知道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的行为都是不文明的,还经常提醒我爸爸出门时尽量不要吸烟,以免影响到他人。”林女士说,她觉得孩子能了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知应会”,很让人欣慰。

  据悉,我市各学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鼓励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和文明出行的意识。比如利用短信和微信平台,向广大学生和家长发出倡议书;发放小树苗和护绿手册,助力美化环境,给绿色生活添砖加瓦;让学生在家里准备点赞本,随时为家长文明出行点赞等等。相关部门也在积极营造创建氛围,在江滨公园里,市水务局、园林局等部门设置了一些醒目的提示牌,上面多是一些“青青草坪,绕道而行”、“美丽的心灵需要塑造,优美的环境需要保护”等提示语。这种提醒,总能潜移默化走进我们心里。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2025年“暖冰箱”公益活动清凉上线  夏季送清凉 情系环卫工  水埠桥畔绘新“枫”  佛堂派出所守正创新激发平安建设新动能  吸粪工人:宁愿一人脏 换来万家净  把“颜值”变为“产值”  上半年义乌出口美妆洗护产品30亿元,增长14.5%  

义乌网

GMT+8, 2025-7-25 21: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