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各级党组织都把《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首译地———陈望道故居作为入党宣誓的首选地,每年都自愿组织数以万计的党员前往陈望道故居参观学习。义乌市城西街道党工委以陈望道故居和翻译地柴屋为载体,建成了“入党宣誓第一台”。 据悉,“入党宣誓第一台”由义乌市城西街道党工委和陈望道的儿子陈振新、儿媳朱良玉设计。 为重现当时的情景,陈振新和朱良玉专门到铜像制作厂,制作了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的半身铜像,最大限度地恢复了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的面貌。 陈振新说,**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刚闭幕即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书记处的同志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曾讲到陈望道在柴屋里专心翻译《共产党宣言》而错把墨汁当红糖吃的一个故事。 然而,陈望道在此诞生并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柴屋并不是现在复原的柴屋。原柴屋距故居右角百米处的位置,因历史原因现在只剩一堵墙了,一直未能还原。 义乌市城西街道党工委表示,将在适当的时候在原址原样重建柴屋,还原历史,并雕塑一尊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的实景腊像。 如今的故居,除了新增添的“入党宣誓第一台”外,还有“还原”的宅院,在门墙一侧,还有保留至今的天井小院;故居内根据陈望道先生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发展历程和所作出的贡献等阶段,陈列了陈望道的生平事迹照片。 在刚建成的村文化礼堂内,新设了单独的陈望道陈列室。下一阶段,城西街道党工委将以陈望道故居为中心,拓展建设望道纪念馆,联合党史办及陈振新本人,陈列部分珍贵书籍,展出一些珍贵的文物、史实资料。 |
GMT+8, 2025-7-25 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