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扩大制度供给集中资源要素扶优扶强。今年以来我市分别对以A类企业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以B类企业为代表的中小微企业分别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着力通过扩大制度供给,集中有限的资源要素向税收贡献大、亩产效益高的优质企业集聚。针对A类企业,给予其稳定信贷规模、政策性融资担保、土地分割、退二进三、财政奖励、技改再贴息、工业用地供给、突破现有规划控制指标、人才子女就学、人才住房保障等系列优惠政策,努力打造A类企业最优发展环境;针对B类企业,通过拓展企业发展空间、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激励企业规范升级、推动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等方面举措,推动B类企业提质增效发展;此外,通过制定合理的工业企业关停并退转实施意见,鼓励D类企业将错配的资源要素通过合理渠道退出来,最终实现资源要素“合理配、优质配、合法配、高效配”。 二是精准发力建立扶持优质企业机制。技改补助方面,对A类企业技改补助标准提高2%,目前已兑现A类企业技改补助资金近1.1亿元,增加财政扶持资金1700余万元;土地要素方面,新增A类企业工业用地近400亩;人才要素方面,累计安排人才子女就学500余人、人才住房保障名额670余个;金融扶持方面,已为10多家A类企业办理土地分割,涉及用地面积近2000亩,并为部分A类企业提供最高额度为上年度税金5倍的政策性融资担保,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三是多管齐下倒逼低效企业转型。通过差别化水电气价格政策调整,让D类企业和高污染高能耗C类企业真正感受到生产成本提高所带来的压力,新政策执行当月即征收差别化水电气费用130余万元,全年预计超1000万元,整治效果明显,形成对D类企业的实质性倒逼。截至目前,全市109家D类企业中已有9家通过综合整治进行关停,9家完成兼并重组,21家启动兼并重组程序,4家实施厂房改建,10家通过自我提升或退低进高提高了亩产效益,预计全年将完成D类企业整治提升50%的工作目标。 |
GMT+8, 2025-8-21 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