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高校云集为义乌发展插上“智慧翅膀”

2020-8-22 10:45

摘要: 双江湖科教园区拼出干出新速度时值八月,双江湖科教园区内,万物勃兴,生机盎然。 从北京、上海到义乌,一路走来,黄浦江上吹来的改革之风,义乌江畔涌动的创新浪潮,双江湖科教园区板块掀起的抢干场景,让人为之振 ...

双江湖科教园区拼出干出新速度


时值八月,双江湖科教园区内,万物勃兴,生机盎然。

从北京、上海到义乌,一路走来,黄浦江上吹来的改革之风,义乌江畔涌动的创新浪潮,双江湖科教园区板块掀起的抢干场景,让人为之振奋,为之震撼。

名城与名校,常常同生同长、共荣共兴。义乌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建设以世界“小商品之都”为特色的国际样板城市,更需一流高校助力。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平地崛起的双江湖科教园区,吸引了复旦大学“一院三基地”、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义乌创新园等一批闻名世界的大学云集于此,将给义乌城市创新、市场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养分。

高校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名片。上述每一个项目从立项、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进度都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紧密配合和建设者们加班加点。

攻坚冲刺争朝夕 项目建设不停步

工期就是命令,工地就是战场。8月19日,晌午的日头挂在天空,

火辣辣地炙烤着商城,在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下称:现代科技学院)项目施工现场,却是一片繁忙景象。虽然一阵阵热浪扑面而来,但300余名工人冒着酷暑奋战在各自岗位,加班加点抢进度、赶工期,奏响了一首冲锋协奏曲。

双江湖科教园区位于双江湖畔,规划范围6.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科技研发、科技孵化等产业及配套产业。园区控规按照“共享共融”,实现城市与大学间的功能共享理念,打造高包容度、高生长性的第三代“产、学、研、生”共融的“义乌模式”科教园区。其中,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是双江湖科教园区首个引进项目,项目落地义乌后,从选址到开工建设,速度之快,运行之好,都得益于高校的大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最多跑一次”的服务理念。

“目前,现代科技学院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正在开展设备安装、室内装饰和室外管网、道路、景观施工。学校周边临时绿化工程已完成场地平整、种植土回填,正开展园路建设和肥料播撒等收尾工作。”施工方天津天一建设集团(现代科技学院)项目经理张敬国告诉记者,“进场施工后,我们举全体之力,集各方智慧,对工程量进度进行了梳理,制定了严格的项目进度表,并动态调配资源,加大人力、物力、设备投入,朝着目标扎实推进。”

然而,接下来的施工困难与严峻形势远远超出预期。去年的连续阴雨天气,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正在建设的项目带来了较大影响。“那段时间,双江湖新区管委会与施工单位的负责人都是以项目现场为家,经常加班到凌晨甚至通宵,饿了就吃一桶泡面,累了靠在椅子上眯一会,为了就是想办法,把项目工期赶上去。”张敬国回忆起当时的施工场景,不免有些感慨。

现代科技学院项目工程体量大,一期用地规模377亩,总建筑面积约18.3万平方米,施工困难之多、劳动强度之大可想而知。针对天气条件恶劣、作业面狭窄、作业单位多、工期要求紧,双江湖新区管委会秉承“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的管理理念,发挥“新区人”善于打硬仗的优良传统,在党委班子带领下,在施工方的配合下,趁着后续难得的好天气,采取交叉作业、平行施工,见缝插针,24小时人停机不停等措施,抢抓关键线路,突破重点难点,施工高峰期作业人员达3200多名,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精神,拧成一股绳,挑战不可能,攻下了一个又一个施工难题。

“施工方告诉我们,这个工程常规建设需要3年时间,但我们是一直抢、一直干,只用了18个月就完成了。虽然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标准较高,但丝毫没有影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积极性,而且坚定了各参建单位创建优良工程的信心和决心,使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高质量完成既定目标任务。”看着雄姿初显的现代科技学院,双江湖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脸庞上写满喜悦,眉宇间抒发着豪情。

据介绍,现代科技学院建成后学校办学规模为近期全日制在校生6000人,远期全日制在校生规模8000人以上,这将为义乌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打造两个样板城市提供“智力”支撑、人才保障。

合力争创一流

狠抓招引落地

高校是集聚高端要素的重要平台,承担着研发创新型技术、成果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是政府和企业开发、运用新技术以及拓展新市场的重要来源。也正因为如此,双江湖新区管委会坚持以科教板块为突破口,狠抓高校招引和落地。

过去的一年,双江湖科教园区高校招引成果喜人,成功签约引进复旦大学“一院三基地”(即义乌复旦创新研究院、复旦义乌研究生教育基地、复旦义乌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复旦义乌党员干部教育基地)等一批标志性高校项目。

双江湖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直言,高校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名片。上述项目的顺利落地对我市发展教育产业,支撑科技创新产业,改善人才机构,助推区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记者了解到,除了现代科技学院合作项目外,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项目也取得积极进展。该项目过渡办学场地已选址在中福广场5号楼,目前项目装修完成招投标,整体已进场施工,一楼展厅已装修完成,8月21日举办了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揭牌入驻仪式。复旦大学义乌国际校区已完成设计单位遴选。

此外,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浙江分院项目,于2018年9月签约落地义乌双江湖科教园区。一期规划用地100亩,项目主要为建设集科技研发、转发、高科技产业及创新创业配套空间于一体的创新园,预计2020年12月份完成主体结顶。

名校是名城的“绝配”,名城建设需要名校支撑。接下来,双江湖新区管委会将依托“党建+单元”作战体系,紧盯年度目标任务,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变压力为动力,以战时状态抓实抓细抓好新区规划、高校招引落地等各项工作,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双江湖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全年红”。


守护烟火气 留住清新空气 义乌“智慧治烟”刷新夜市生态  头发丝里做“道场”  ——义乌假发产业蓬勃发展的密码  以展为媒 讲好围巾的故事  ——传统单品的艺术化转型之路  高甲戏《凤冠梦》在义展演  “义者仁心”公益书画展 在沪举办  

义乌网

GMT+8, 2025-8-13 19: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