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将结束,马上要迎来新的学期,孩子是否已经做好了开学的准备?开学前夕,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这10件事,帮助孩子提早收心,从容迎接新学期。 1.回顾假期生活,聊聊收获感受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假期生活“倒电影”式地回放一遍,对照假期计划,看哪些已经完成,哪些尚未完成,也可以一起分享下收获和遗憾(读书、旅行、休息、娱乐、交往等各方面),并及时总结经验或分析原因。相信家长和孩子通过这种“复盘”形式,会有更多收获,因为及时总结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2.帮助孩子收心,回归日常状态 假期中的孩子心态通常较为松弛,而开学后则相对紧张,两种状态的转换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对此问题,提醒家长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把心收回来,否则会给孩子太大的心理负担。 在此阶段,建议家长尽量少安排大型活动,让孩子的心慢慢沉静下来。 3.检查作业完成情况,查漏补缺 提醒孩子检查回顾作业的完成情况,还有哪些未完成,留足时间从容完成。很多孩子经常将作业拖延至正式开学前一晚,挑灯夜战,通常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下,草草应付。 因此,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合理规划和安排开学前期的这段时间,及时查漏补缺,高质量完成作业。 4.及时调整生物钟,恢复规律作息 很多孩子在假期形成了晚睡、晚起等不良生活习惯,如果不提前调节,开学之初通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佳的状态,影响学习适应。 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在这段时间制订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按照平日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运动,有规律地作息,从而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紧张的学习生活。 5.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 新学期、新气象。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展望未来,提前做做规划和打算,例如下学期要提高哪几门功课的成绩,在学校超越的目标是什么,新学期是不是要学一门新特长等等。 制定学习计划、树立目标可以帮助孩子明确方向,消除盲目感,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6.鼓励孩子提前联系老师同学,做好分享交流 通过一个长假的分离,同学们之间可能都会有一些变化,鼓励孩子提前联系一下同学和老师,互相分享见闻和新鲜事。相互关心,相互表达彼此的想念和对新学期的期待,不仅能增进同学、师生之间的感情,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7.逛逛图书馆和书店,查阅购买必要资料 开学前时间尚能自主支配,家长们可以结合新学期计划,陪孩子去图书馆、书店等地方,感受一下浓浓书香,也可查阅和购买一些孩子喜欢的书籍资料,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也为新学期适当做些准备。 8.引导孩子进行适度的复习和预习 孩子可能对上学期的知识有所遗忘,不妨抽空回顾一下主要知识内容。同时,也可以提前浏览新学期的教材,适当做些预习,有利于实现新旧知识的顺畅衔接。 但提醒家长,孩子提前预习要适度,不建议提前把新知识学一遍,这样容易使孩子在正式学习时丧失新鲜感和兴趣。 9.读懂孩子情绪,做好心态准备 由于某些特殊经历和感受,有些孩子可能会对上学感到“焦虑”甚至“恐惧”,家长要正确做好沟通和引导工作,理解孩子产生的这些情绪,并分析产生的原因,给予有针对性的鼓励和支持。 如果情况相对严重,可借助心理专家等专业力量,给孩子提供正面的心理能量,让孩子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10.提早沟通,配合学校开展新学期准备工作 一些学校通常会在正式开学前,开展学生体检、心理调查、家长会等方面工作,需要家长的参与和配合。研究表明,良好的家校合作,对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建议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家校联手共同助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
GMT+8, 2025-8-13 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