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论坛新闻热点 查看内容

今夜无眠 ——记者探访扬州“猎鹰号”气膜实验室

2021-8-18 20:33

摘要: 8月14日,晚上8点30分,扬州国际展览中心灯火通明。两组共十个舱位的“猎鹰号”气膜实验室呈“L”字形排列,近百名工作人员分布其中。他们在和时间赛跑,以最快速度找出病毒的蛛丝马迹。 从10日凌晨设备进场到11日 ...
8月14日,晚上8点30分,扬州国际展览中心灯火通明。两组共十个舱位的“猎鹰号”气膜实验室呈“L”字形排列,近百名工作人员分布其中。他们在和时间赛跑,以最快速度找出病毒的蛛丝马迹。

从10日凌晨设备进场到11日上午正式投入使用,这只“猎鹰”在短短几天内已经参与了扬州多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检测数量超21万管,按10混1的采样方式,覆盖约200万人次。

“我们两百多人分为两班,24小时不间断工作,最高日检测能力达到15万管。”金域医学高级运营总监江真君说。

从南京到扬州,此轮疫情暴发以来,江真君和他的“战友们”已连续奋战多天,也在一场场与“德尔塔”的较量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功”。

同不久前在南京建设的一组三舱位“猎鹰号”气膜实验室相比,扬州的“猎鹰”有了重要升级,一组五个舱位里包含一个共用的试剂准备区、两个样品处理区和两个核酸扩增区。按照流程先后,呈现从中心向两边分布的形态,整个实验室工作更加集成、高效。

记者走进“猎鹰号”气膜实验室的样品处理区看到,样本、检验仪器、医疗废弃物被分区域整齐摆放,两台全自动加样机正在辅助人工完成一些重复性工序。一旁,经过三级防护的工作人员时而操作设备,时而记录信息,无声地忙碌。

尽管“武装”到只露出双眼,但依旧可以分辨,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

1999年出生的李丽兵正在安全柜里熟练地进行加样操作。这是一个需要“直面”病毒的工作,意在通过PCR扩增(聚合酶链式反应),把狡猾的病毒放大数万倍,便于后续更精准地定位。“不觉得害怕,就想着早点发现病毒,让扬州早点好起来。”这位东北姑娘说。

江真君告诉记者,扬州“猎鹰号”气膜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平均年龄不到28岁。每天,他们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封闭的实验室里工作十几个小时。

晚上10点,记者结束采访走出实验室,一辆载有检测样本的运输车辆,在警用摩托的开道下飞驰而来。今夜的“猎鹰”,注定无眠。
不良体态正悄悄损害你的健康  国际文化传播工作室在鸡鸣山社区成立  喜迎宾朋 共襄盛会  峰回涧曲路萦纡,万壑中藏一画图  平安建设为群众幸福“加码”  义亭镇开展“四大行动”构筑基层治理“平安堡垒”  

义乌网

GMT+8, 2025-5-2 01:0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