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燃气火灾,市消防救援支队做了一些实验,以此科普燃气的正确使用方法,敲响安全警钟,并传授初期火灾扑救方法。实验表明,肉眼看去正常的燃气软管其实已经破损或者松动,存在漏气并引发轰燃的危机。一旦燃气轰燃,其产生的威力不亚于一颗炸弹。 实验开始前,消防员拿日常检查中收缴的劣质灶具、燃气软管以及燃气钢瓶等厨房用品进行测试,并准备了一盆肥皂水作为检验工具。其间,消防员穿好防护服全程守护,以防意外。为防止燃气中毒,实验在一处空旷场地上进行。 实验一:燃气软管连接处务必要拧紧 消防员模拟厨房燃气使用场景,为带燃气的钢瓶装上减压阀,将橡胶软管直接套在减压阀上,然后将软管的另一端连接到燃气灶具上,随后又将事先准备好的肥皂水涂抹在减压阀上。消防员拧开燃气钢瓶,伴随着“嗤嗤”的燃气泄漏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瞬间,阀门和燃气管道的接口处冲出一个个小泡泡,而且泡泡越来越多。 市消防部门提醒:劣质燃气软管,直接套在减压阀上,没有用金属箍拧紧,在燃气使用过程中,连接处极易松动漏气。居民在挑选的时候应选择里面带铁皮的,使用时接口处一定要用金属箍拧紧。 实验二:软管需每18个月更换一次 消防员从一堆收缴的劣质灶具中随机挑选了一根软管,用肉眼看,软管并无异样。但是,当消防员将软管接入灶具和钢瓶中,肥皂水涂抹在软管上,并打开燃气阀门,就“嗤嗤”地冒气,燃气管道破损处瞬间出现小泡泡,越冒越多,直至消防员将燃气阀门关闭,才停止冒泡。 市消防部门提醒:皮质软管使用中极易发生破损等情况,可是人们用肉眼无法第一时间发现这一情况,因此家中连接钢瓶和燃气灶的软管应每18个月更换一次,以防漏气。 |
GMT+8, 2025-5-2 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