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论坛新闻热点 查看内容

收藏爱好者的“义乌文史情”

2021-8-22 11:54

摘要: 前些天,收藏爱好者童晓惊喜地发现,自己多年前的一件收藏物里,居然有一张义乌抗日战争时期的老照片。 童晓与一些文史专家分析,初步确定这张照片是1941年日机轰炸稠城前的。因为图上城区房屋建筑完整,未有摧毁轰 ...

前些天,收藏爱好者童晓惊喜地发现,自己多年前的一件收藏物里,居然有一张义乌抗日战争时期的老照片。

童晓与一些文史专家分析,初步确定这张照片是1941年日机轰炸稠城前的。因为图上城区房屋建筑完整,未有摧毁轰炸过痕迹。照片边上配有一段日文字,翻译成中文为“义乌人口约三万,不仅是浙赣铁路上的要冲,也是公路至东阳、水路至金华的商业繁盛之地,还是中国少有的没有城墙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开始看到有轨道的铁路。作战当时鼠疫猖獗,我们不仅要跟敌人,还要跟病菌作战。”一字一句,充分显现日军侵略中国的事实。

“解放前义乌文史资料留存很少,这本日军侵华图册《浙赣战役全记录》是当时日军未公开发行的内部资料,弥足珍贵。”童晓告诉记者。

童晓担任多年收藏协会副会长,这些年,他把更多精力花在文史研究上。“这么多年,我也收藏了一些文史资料,方便做研究。研究文史是与义乌的过去照面,我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填补义乌文史方面的某些空白。”

童晓的爷爷曾是义乌商会会长。电力是工业、农业电气化的基础,是解决民生衣食住行的要素。童晓从《义乌商会史》考证,民国时期,以他爷爷为代表的浙江义乌籍实业家,很早就开始践行电气事业。“商会童子联等发起筹股创办义乌发电厂,每股大洋60元,共发行股票120股,共7200元。购进大飞轮60匹马力柴油机1台、发电机2台。白天碾米磨粉,晚上照明。”童子联与兄弟童子照还开办南华公司开发氟石矿业,在义乌乃至江浙一带颇有名气。

作为西门街人的童晓对乡情深感于心,收集了大量关于老西门资料。西门街是明清义乌县城最繁华的街道之一,也是老一辈义乌人心中抹不去的珍贵记忆。但随着时光逝去,很多人事都已无人说起。童晓研究后发现,稠城西门主姓童和陈,从迁居时间上看,西门先有童后有陈,两姓比邻而居,各自繁衍生息了八百多年。原来历史上,西门陈童两姓互通婚姻。“婚姻才是连接一个地方、两个宗族和谐的纽带。”童晓感慨说。他还通过查阅方志族谱、搜寻历史档案、寻访知情老人,还原出生于清朝光绪年间的西门风云人物“阿桐伯”的一生,“阿桐伯”的人生平凡却又波澜壮阔,让人窥得关于那个时代、那一辈义乌人的勤劳勇敢、拼搏向前。童晓说,西门街拆去的是建筑,拆不掉的是回忆,他一定会搜集更多文史资料,为西门街改造尽份力。

童晓涉猎范围很广,作为义中学子,他还发现了《一九二九年义乌县立中学同学录》以及1930年的学生会刊《义中学生》等,此资料信息量比较大,不仅仅是义乌中学早期的珍贵资料,更是民国时期义乌教育与人文的珍贵史料,为此他特地整理成文。

这些年,童晓先后把照片、录音等西门旧影资料捐给城建档案馆,把《义中二十周年纪念册》捐给义中。他撰写的《民国童氏兄弟办电记》《义乌氟矿业钩沉》《民国义乌县商会同业会员名录》等文史资料也在多类文刊上发表。

童晓的研究仍在继续,一张与义乌相关的照片,一段与义乌历史关联的文字,都能让他研究半天、欣喜许久。维系这份执着的,就是童晓对姓氏、对母校、对家乡的情怀。

不良体态正悄悄损害你的健康  国际文化传播工作室在鸡鸣山社区成立  喜迎宾朋 共襄盛会  峰回涧曲路萦纡,万壑中藏一画图  平安建设为群众幸福“加码”  义亭镇开展“四大行动”构筑基层治理“平安堡垒”  

义乌网

GMT+8, 2025-5-2 02:5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