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义乌一名翻译小丽(化名)通过家属将40万元交到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希望义乌警方帮忙将钱退赔给自己曾经供职的一家外贸公司。小丽在这家外贸公司工作了近10年,算得上一名“元老”,公司对她也不薄。然而,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小丽几乎每笔订单都要找市场商户拿“回扣”,最终导致东窗事发。目前,她因涉嫌涉嫌职务侵占罪已被义乌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维修手机让“黑幕”见光 2011年,小丽进入义乌这家外贸公司工作,担任韩语和日语翻译。平常,她负责跟国外的客户对接,再到义乌市场寻找客户需要的产品。从业近10年来,小丽出色的工作能力深得公司的赏识,除获得丰厚的酬劳,在她买房时公司还给予了数十万元无息借款。 去年4月的一天,小丽跟几个同事在办公室里聊天时,不慎将自己的手机屏幕摔碎。看到这一幕,公司老板娘立即答应为小丽买一只最新款的苹果手机,并提出帮忙处理摔碎的旧手机。小丽欣然应允。 然而正当手机修好时,一条口罩供应商给小丽发来的微信被老板娘恰巧发现,这是一笔5万元的“回扣”转账——此前,小丽向对方采购了100多万元出口到日本的口罩。 “作为一名工作近10年的老员工,她拿‘回扣’的行为让我十分意外。”外贸公司老板娘说。之后,小丽被责令主动辞职,并向外贸公司交出5万元“回扣”及退回前一年度35万元年终奖。 小丽离职后,外贸公司陆续发现,短短三四年间,她与数十名市场商户存在“转账交易”行为。今年5月中旬,外贸公司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向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报了案。警方侦查发现,2017年至去年离职,小丽收受“回扣”的金额过百万元。6月8日,小丽被抓获归案后对自己收受商户“回扣”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 一市场商户被“拖下水” 据小丽交代,她没有按照“传统套路”直接向商户索要“回扣”,而是采用“提点”的方式。她专门在市场寻找相对便宜的商品,适当加价向外贸公司报账,等公司向商户支付货款后,再找商户将加价的部分“提”走。 小丽的这种做法,将义乌一名做织带生意的老板娘“拖下水”。2017年以来,小丽多次向这名老板娘采购织带,对方也分数次通过微信转账给她“回扣”,总金额达7万多元。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这名老板娘沦为小丽职务侵占的“共犯”,目前也已被义乌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近年来,为治理市场“回扣”问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义乌警方联合多部门常态开展整治行动。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二中队民警陈超表示,采用加价向公司报账再拿“提点”的新模式,让一些翻译收受“回扣”的违法行为更隐蔽,同时也让市场商户承担了更高的法律风险。 义乌警方提醒,针对市场存在部分收受“回扣”的“黑心翻译”,各外贸公司应及时开展自查自纠,严肃风纪,寻找内部存在的问题;市场商户也应提高警惕,以避免成为“黑心翻译”的帮凶而触犯法律。 |
GMT+8, 2025-5-2 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