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论坛新闻热点 查看内容

共同富裕的思想源流、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

2021-8-29 00:09

摘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根本价值取向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体现。 一、共同富裕的思想源流 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的美好理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 ...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根本价值取向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体现。

一、共同富裕的思想源流

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的美好理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大同思想就体现了对这种美好理想的追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推动了共同富裕的萌发,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让美好理想逐渐转化为可观可感的现实。

1.共同富裕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国历史上共同富裕的思想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一直都期盼和追求着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大同”思想、“民本”思想有着深刻的关系。

2.共同富裕萌发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预见之中。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共同富裕这个概念,但是他们对共产主义社会以共同富裕为原则做出了科学的预见。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在未来的新社会制度中,“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

3.共同富裕丰富于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探索之中。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共同富裕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艰辛探索。

二、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时代特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明确,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1.共同富裕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论述: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快,同时,人的精神追求的超前性又为物质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只有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才能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保障所有人脱贫,不仅是物质上的,而且包括精神上的脱贫,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共同富裕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统一。针对共同富裕问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过多地强调将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又将发展片面地理解为经济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量,忽视人类发展与自然平衡的相互关系。当我们获得了物质的丰腴、精神的充实,却越来越发觉生存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实现共同富裕并非仅仅体现为是人类自身问题的解决,还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类所为之奋斗的共同富裕目标绝不仅仅是物质丰富、精神文明,还包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与和谐。

3.共同富裕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换而言之,共同富裕不是部分群体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富裕,社会公平、社会和谐是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部分群体的富裕、少数人的富裕绝不可能成为社会前进的动力,有悖于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共同富裕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必须尊重和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主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应将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更好地发挥人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瞄准人民群众所忧所急所盼,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真正体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公平机会、公平条件和公平权利,确保向上流动的渠道畅通,加快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共同富裕是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统一。国家的富裕是国家进一步强大的物质基础,民族复兴是人民幸福进一步提升的前提条件,没有国家强盛、民族兴旺,就不可能有人民幸福,没有人民幸福,人民共享,就不可能有共同富裕。要实现富裕到富强、复兴到幸福的转化,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并以“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为要求不断改进执政方式,不断建立和完善中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实现人民的幸福。

三、推动“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的实践要求

实现共同富裕,道且阻长,既要充分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也要充满信心、坚定决心,沿着中国特色共同富裕道路不懈奋斗。

1.坚定共同富裕的意志力。一是强化党员干部共同富裕的意识,改变落后地方过度强调客观基础、态度消极、坐等政策消极思想,增强先富地方帮扶意识和共同富裕思想意识,形成共同富裕的合力;二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将共同富裕纳入党员干部的政绩考核和衡量标准,将高质量发展、扩大就业、完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等共同富裕指标的作为考核党员干部的政绩指标;三是坚定攻坚克难的决心,做共同富裕的坚强带头人,有直面矛盾的勇气、敢于担当的精神、勇于负责的作风。

2.树立共同富裕的新理念。一是树立“创业创新”的理念。把创业创新视为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倡导、鼓励创业创新,真正让“创业创新”精神深入人心,激发全社会的创业创新活力,让创业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二是树立“共建共享”的理念。共同富裕是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的富裕,是干出来的,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共同参与、共同奋斗、共享成果;三是树立“循序渐进”的理念。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等富裕,是先富带后富循序渐进的一个长期过程,实现共同富裕,要分步施策,分阶段促进,不能急功近利、好大喜功。

3.遵循系统观念的原则。一是把握历史方位。精准定位,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结好改革开放以来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开阔视野,借鉴好其他国家在处理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方面的有益经验。着眼当下,直面共同富裕的困境,攻坚克难,破解难题。二是增强整体系统协同性。深化改革破解共同富裕难题可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注重各领域、各环节的相互联系与配合,把握局部与整体、治标与治本、渐进与突破的关系,保证共同富裕道路越走越顺畅。三是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顶层设计侧重于共同富裕目标和路径的把握,而摸着石头过河侧重于具体实践中具体问题的应对和解决。两者应相互贯通,实现破立结合、上下联动。

不良体态正悄悄损害你的健康  国际文化传播工作室在鸡鸣山社区成立  喜迎宾朋 共襄盛会  峰回涧曲路萦纡,万壑中藏一画图  平安建设为群众幸福“加码”  义亭镇开展“四大行动”构筑基层治理“平安堡垒”  

义乌网

GMT+8, 2025-5-2 00:5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