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镇街负责人谈“区域共富走在前列”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倾斜,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报告明确提出区域共富走在前列,构建全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格局,争创缩小地区差距、念好新时代“山海经”的实践案例。 就如何践行“区域共富走在前列”,锻造成功案例,自规局、发改局、上溪、大陈、赤岸、义亭等相关负责人就各自工作实际,谈了下一步工作思路举措。 义乌坚持贯彻“两山”理念,以全域土地精准管控为总抓手,深化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2020年义乌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好”获国务院表扬和政策激励,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完成土地供应10124亩,其中盘活存量建设用地4055亩。 市政协副主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书记、局长鲍建平表示,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严保稳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同时,积极为全市今后的发展谋划好空间。秉持“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高效益产出”的发展理念,继续在全市牢固树立“谋划好土地,管控好土地,发展就在其中”的共识,高效利用存量资源,分类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处置,对尚未落实项目规划的,倒排时间落实相关规划;对有项目落实的,及时办理供地手续;对部分无法利用但可以盘活的土地,积极通过盘活等方式腾挪空间,保障土地要素。 今年以来,发改局深入谋划推进共同富裕工作,义乌市作为缩小城乡差距领域试点成功入选全省首批28个试点,“以宅基地制度改革促进共同富裕”案例入选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典型案例清单”,“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高水平办好‘关键小事’”两个事项纳入首批共同富裕试点重点改革任务清单。持续推进“山海协作”,莲都大厦作为全省投资最大、建筑面积最大的山海协作科创飞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中国(义乌)百县万品全方位展销301个欠发达县市万余款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 下一步,发改局持续抓好缩小城乡差距领域省级试点,以规划一体为基础、以服务一体为目标、以改革一体为主线,出台城乡融合义乌标准,打造“义起富裕”城乡融合品牌。按照“一个市+片区”理念,深化“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形成区域内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构建全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格局。以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一体治理、一体服务为核心要求,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更好满足常住人口特别是外来人口的公共服务需求,基本建成学前教育、公共卫生、养老照料、体育健身等“15分钟公共服务圈”,形成以数字化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为标志的优质共享体系。以城乡体制机制和要素制度改革一体推进、一体迭代为核心要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集成改革全面开启,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业“标准地”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等有序承接既往成果,向纵深推进,形成以市民化集成改革和乡村集成改革为代表的具有义乌特色的改革路径。“山海协作”方面,进一步发挥我市在深化改革、对外开放、国际市场、电商物流等方面优势,加强与山区26县在数字化改革、营商环境、国贸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支持山区26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山区特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开辟新窗口,迭代升级“义乌市场+全国产业带”共同富裕协作发展模式,市场化推进“百县万品”行动。 160公里,自驾2小时,高铁1小时,义乌到丽水莲都区的距离并不遥远,就像兄弟一样。但莲都区是浙江26个欠发达县之一,是浙江“山海协作”工程义乌对口帮扶县(区),今年以来,由市场集团牵头的“百县万品”消费助农项目,共帮助莲都区销售农副产品500多万元,延续两地“山海情”。 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目标,市场集团聚焦如何做大做强做富国有企业,闯中干,干中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五(吾)带头”作用。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大力支持、积极配合我市两个“未来社区”的打造,同时不断增强集贸市场智慧化疫情防控等多跨场景应用的探索。打造放心民生市场,构建专业市场和社会服务为支撑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产业布局和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助力集团向城市公共产品集成与服务商转变。加快集贸市场及专业市场“五化”提升改造,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针对问题常态化开展好基层“三服务”2.0版,于细微处改善民生福祉,进而增强我市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好地发挥“百县万品”行动生力军、助农平台作用,先富帮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擦亮“百县万品”这张市场新名片。 上溪铆定“制造新城、产业高地、乐美乡村、康养圣地、产城交融、善治之域”总目标,牢牢抓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核心,坚持走好“三条路”。以项目招引为主线,走好“产业富裕”路。全速推进义兰公路两侧开发,对全镇可利用的产业用地进行梳理,留足优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空间;同时通过打造模具城三期,推进交通综合体建设,完善上溪交通路网,扩大上溪竞争优势;邀请乡贤协助牵线搭桥,引入优质产业项目,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实现产业富裕。以文明创建为核心,走好“精神富裕”路。将城市客厅、主题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村文化礼堂作为基层战斗堡垒,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内容,通过送戏下乡、文化巡演等多形式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完善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擦亮“上溪之治”品牌,打造“未来乡村”,实现精神富裕。以环境治理为重点,走好“生态富裕”路。做好岩口水库流域综合治理上半篇文章,实施岩口水库智慧化管理,积极探索“文旅+种植结构优化”带动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深挖上溪“红色文化”“溪文化”,串联文旅项目,打造以“五七农场”为核心的1500亩区块成为义乌最大农旅文化产业项目,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实现生态富裕。 “大陈镇将以产业转型示范镇和康养文旅特色镇为主题,构建全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格局,争创缩小地区差距、念好新时代‘山海经’的实践案例。”围绕大陈镇接下来的工作,大陈镇党委书记丁艳丽表示,下半年,大陈镇将围绕老镇区“一江两岸”建设和红峰古村落保护,加快前山产业区块开发;推动工业健康发展,加速绿色服装产业园建设,确保2家高税无地企业建成投产,实现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超10%。同时,深化红峰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完成红峰“多规合一”规划审批、农村“微改造”整村分户报批,启动11处历史建筑修缮;加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启动2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1400亩“非农化”“非粮化”耕地整治,确保完成14810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总工程量的50%;加强镇区改造提升,启动3条农村道路改造提升,完成镇区路灯智能化、江滨绿廊等提升改造,确保顺利通过美丽城镇、国卫复审验收;推进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创建,确保25个村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增加粮食生产面积超1000亩,深化“大陈小集”区域品牌建设,实现农产品销售额超6000万元;持续强化民生保障,启动公交车停靠站、大陈二幼、37国道应急保障中心等建设。此外,加速激发红色血脉新能量,完善“村干部健康码”智慧管理机制,推进“1+1+5”红色旅游精品线建设,全力开创“至美大陈”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赤岸全镇43个村(社)“丹溪·中邮驿站”连续运行181天,“邮快共配”快递送达累计35万件,日均处理量4000余件……今年来,赤岸镇率先打造的“邮快共配”乡村电商物流新模式,成为了乡村振兴共富路的一次成功尝试。 为了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赤岸镇从深学细悟、解放思想、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等方面投入了不少心血。“我们要融入数字化改革、共同富裕示范的建设中去,注重实干实效,加快推动市委市政府全会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赤岸镇党委书记刘洪强表示,赤岸镇作为基础薄弱的四个镇之一,亟须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下半年,该镇将立足古镇保护开发,积极谋划镇区、老工业区有机更新、创新产业园建设,争取招大引强,盘活城镇土地利用率;围绕现有精品线路、传统村落、绿色动力小镇、丹溪酒文化等特色,发展新型乡村业态,加快推进农村有机更新,落实雅治街、东朱等传统村落微改造项目,打造千年古镇文旅品牌,进一步提升村集体造血能力,早日实现全镇各村集体收入达100万元以上;同时,积极提升人居环境、挖掘文化资源,进一步提升雪峰文学小镇整体建设,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干实“两问大走访”及夜访,实现初信访化解率95%以上,力求未化解积案及重复件“清零”,民主法治村实现100%全覆盖;聚力民生事业,深化“三服务”2.0版,做好公共服务,运用数字化理念,完善教育、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以高质高效的方式解民忧、纾民困。 今年以来,义亭镇坚持把产业创强、项目落地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加快转换城市发展动能、打开城市发展格局,在实现基础薄弱镇的跨越式发展中迸发更强力量,提供更多义亭实践。 义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龚旭伟表示,下一步义亭镇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在国际冷鲜城、国贸大道二期、黄林山工业区有机更新等一系列能够改变发展格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项目上实干干实,加快推进共同富裕。做好国际冷鲜城项目政策处理,加快推进剩余农户签约攻坚工作,同步推动已签约部分房屋腾空拆除;推进万亩绿色粮食生产功能区、千亩蔬菜基地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带动农业农村双蝶变;做好晶澳太阳能科技二期、森山健康小镇和康地华统小镇等大项目服务,加快投产;加快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城镇开发建设和重大项目落地腾出发展空间。 |
GMT+8, 2025-5-2 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