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论坛新闻热点 查看内容

贯穿古今的民间藏书

2021-8-31 09:47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变迁,kindle电子阅读、微信阅读等网上阅读逐渐成为年轻人追捧的读书方式,快速找书、随记随读、携带方便等花样功能极易俘获人心。不过,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纸质书的喜爱者亦有他不为 ...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变迁,kindle电子阅读、微信阅读等网上阅读逐渐成为年轻人追捧的读书方式,快速找书、随记随读、携带方便等花样功能极易俘获人心。不过,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纸质书的喜爱者亦有他不为所动的理由,翻动纸页的真实感、品读文字的魅力,纸质书变成了喧嚣生活中难得的诗意与情怀。

对于爱收藏义乌本地文献资料与古书的刘关良来说,纸质书的魅力岂止是一种情怀,对于年代久远的古旧书,翻动的每一页都似历史的推移和知识的传播,其凝聚着的不仅是作者个人的认识和感知,更是化身千百,在知识的传播过程中,化成社会的力量。这奇妙的蝶变,就从贯穿古今的民间藏书开始。

清代医书《御纂医宗金鉴》收藏

“古医书称得上是潜力股,收藏价值很高,特别是刻有名人印章的古医书。”在收藏品市场,藏书人刘关良将一本本页脚残缺、纸质发黄的古书摆在眼前时,赫然给人一种少有的厚重感和沉淀感。

摆列在眼前的,正是清代医书《御纂医宗金鉴》,乾隆皇帝钦定嘉名《医宗金鉴》,共有90卷,为清代御医吴谦、刘裕铎所编著。这本书对医学经典著作《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进行了考订、修正、纠讹、补漏、注释诠解,对中医的辨证、诊断、经络、脉象、针灸、运气、方剂、药物等学说均分门聚类,加以系统论述。对内、外、儿、妇、正骨等病症及治疗方法均予详尽解说。该书内容丰富实用,取材全面,论证周详,将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理论、临床经验加以整理和总结。清代太医院将此巨著定为教科书,至今仍为中医学习的必读典籍。

因年代久远,加上旧时战乱四起,笔者发现,这本藏书略有破损,但字迹非常清晰,墨色浓厚,不影响阅读,而且是非常珍贵罕见的版本,其收藏价值不输古书画。从古至今,能够留下来的藏品,很多源于地下,唯有书籍是个例外,正是因爱而留、因善而藏、因藏而读,这些时代的载体和物证才得以流传至今,成为人类灵魂的至宝。

《御纂医宗金鉴》出世后逐步成为全国医学界的必读书和准绳。因为广泛的需求,清政府与商家刻本印刷十分频繁,平均4-5年就会对《御纂医宗金鉴》进行一次大更新。主要原因是这本书内容丰富、文字简约,深受读者喜爱,同时,其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为我国中医的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

刘关良收藏的《御纂医宗金鉴》共23本,虽然收藏的卷本并不完整,但确是清代初版。《伤寒太阳上篇》《伤寒小阳篇》《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等等,细细看去,每一本藏书的扉页,都用手写的毛笔字记录着这本医书卷首与目录,同时,还刻有“楼带经堂 杏春藏书”的印章。“这本书更大的收藏价值,是刻上了义乌当地名人的印章,这是非常难得的。”刘关良说。

从印章可看出,这本书是义乌名人楼杏春的藏书,如今经过多年几手颠簸,又辗转成了刘关良的藏书。

“早听闻楼杏春写得一手好字,光从这本藏书扉页上的手写记录,就能感觉出来。”刘关良说。史料记载,楼杏春(1831年—1895年),字裴庄,号芸皋,又号粲花,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是义乌苏溪镇殿下村人。楼杏春非常有才,16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同治甲戌中进士,升衔同知即用知县。中进士以后,他被委派去江西任职,历任新城、万安、建昌、石城知县。

楼杏春为官期间,理政有方。任上某年,江西大旱,他是石城知县,到农村视察旱情,见没有水车,就连夜派人从老家义乌请来木工,传授技艺,赶制水车。他亲自在首部水车上题字,道:“始启车轮水即注,石城鲁班巧运工,武夷古木化成龙,一到池塘雨便通。”石城全县很快用上了水车,旱情解除,喜获丰收。当地百姓称楼是为民解难的好县官。此外,他还特别善文辞,著有《粲花馆诗》《粲花馆词》各一卷。

“楼杏春为官多年,却对《御纂医宗金鉴》如此感兴趣,且收藏保存得如此完好,可见他对医学知识的渴求与研究,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刘关良说。藏书藏书,藏着的不仅是书的价值,更是藏书人的眼界与态度。

地方史书《义乌兵事纪略》收藏

在刘关良的藏书中,有一本藏书非常特别——发黄的纸张之间,被火烧焦的痕迹令人痛心,每一页都似经历了时代颠簸的洗礼,但即便纸张边缘已被火烧得孱弱不堪,但庆幸的是,书骨之间仍坚强相连,纸张中间重要的文字内容依然完整无缺。

“发现这本书的时候,当真是惊喜,这不仅是义乌人写的书,更是写义乌当地故事的史书。”刘关良说。史料记载,《义乌兵事纪略》是一册义乌地方乡土史书,记载的是义乌历代战争事件,以及历代义乌名人,由义乌人黄侗编著。黄侗(1873年—1939年)字晓城,号无知氏,义乌人。黄侗是清末科秀才,同盟会会员。历任省第二届议会议员、统税局局长、省会警察局秘书。1922年大水,黄侗任华洋义赈会委员,调查灾情,办理赈灾事宜甚勤。

翻开这本书的扉页,赫然印着黄侗的照片,上面印有“黄晓城小照时年六十”,另一页的角落里还印有“义乌西街童慎记代印”。史料记载,这本书是黄侗先生六十寿诞期间分赠亲朋好友作为纪念的。《义乌兵事纪略》为地方历史之书,大凡留心社会事务者都喜欢阅读,因此一印出,即洛阳纸贵。当时,黄侗的内侄司法行政部秘书骆允协的亲友得知他们的关系,纷纷向骆允协索书,骆允协只好在南京将此书重印若干份,分送好友以广流传。

史料记载,重印的《义乌兵事纪略》收录了初印时的三篇原序,第一篇是义乌县长桐城人章松年写的,第二篇是义乌县法院院长青田人徐体乾写的。第三篇是同乡“世愚弟”楼炳文写的。楼炳文阅读完《义乌兵事纪略》书稿后,大加赞许,认为《义乌县志》自清嘉庆年编修后,一直没有续修,此书编入嘉庆志没有记录的史事,并且能够旁征博引,史料价值很高。不仅如此,这本书还收录了朱凤毛、楼杏春等义乌名人的文章,一本书即可知义乌。

看着这本《义乌兵事纪略》,你不知道它究竟经历了什么,在那动荡年代的烈火中幸存下来,或许它有一个爱它的主人,在烈火中拼命抢救珍爱的书籍,或许是不小心掉入火坑,被主人家灭了火,但无论如何,它都走过了几十年光阴,身负时代的重任,在当今收藏家手中重新绽放新的光彩。

不良体态正悄悄损害你的健康  国际文化传播工作室在鸡鸣山社区成立  喜迎宾朋 共襄盛会  峰回涧曲路萦纡,万壑中藏一画图  平安建设为群众幸福“加码”  义亭镇开展“四大行动”构筑基层治理“平安堡垒”  

义乌网

GMT+8, 2025-5-2 06:1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