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论坛新闻热点 查看内容

金华人收藏了一大箱子民国时期的课本

2021-9-4 11:38

摘要: 说起课本,你还记得小时候的课本吗?还记得开学时发新书那一刻的期待吗?拿到新课本,三五结伴地飞奔到文具店挑一张顶好看的书皮,兴高采烈地包上一整晚 ......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学生的课本是什么模样的?这无疑会 ...

说起课本,你还记得小时候的课本吗?还记得开学时发新书那一刻的期待吗?拿到新课本,三五结伴地飞奔到文具店挑一张顶好看的书皮,兴高采烈地包上一整晚

......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学生的课本是什么模样的?这无疑会引来很多人的好奇心。

前不久,金华地方文史爱好者王战勇,收到了一套永康花街人从小学到永康中学再到金华师范的课本。他通过微信给记者发来图片:“如果他还活着,应该有90多岁了。除了课本,还有通讯录等资料。”

来到王战勇的老物件收藏处,他从柜子里抱出一个大纸箱放在桌子上:“这里都是这位老先生学生时代的课本,断断续续收了好几次,大部分都在这儿了。”

课本的主人名叫方赞尧,在不少课本的封面上写有繁体字的名字,还有一处是姓名印章。王战勇一共收到方赞尧从小学到高中共30多本课本教材、习题册和笔记本。大部分课本都是宣纸油印的,边角破损起皮,单薄泛黄的纸张有蛀洞,小心翻阅好似走进了一段历史。

方赞尧的小学课本包括算数、常识、社会等。从一本自然科目的笔记本上可知,他小学就读于永康长安区立长安小学。从笔记上可以看到,小小年纪的方赞尧已经能写得一手好字,结构端正,字迹工整。

少年时,方赞尧在永康县立初级中学读书。

课本里有国文、历史、物理、几何、动物和植物学。在一本初中课本封面上,写有这样的字样:此中华最新形势图,原系同学陈X出售,今后陈同学决无本书之所有权。更有意思的是,方赞尧还注明了购书时间和价格:购于1941年6月28日,购价5元8角。

“当时读书条件艰苦,方赞尧从同学手上购买教材,还特意注明来源,应该是一位勤奋刻苦的好学生。”王战勇推测。

初中毕业后,方赞尧考取了浙江省立金华师范。

王战勇收到了方赞尧的教材及教学法、生物学、外国史、地方自治、本国地理等课本。

其中有一本教材名为《金师辅导通讯》,封面上注明了是浙江省立金华师范学校地方教育辅导委员会出版,时间是1948年5月。

据金华县志记载,浙江省立金华师范学校的前身是金华府官立初级师范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曾与浙江省立第七中学校合并,于1926年6月恢复独立办学,后曾迁至武义。抗日战争胜利后,迁义乌佛堂。1949年7月迁到金华城内。

方赞尧是在什么时候读的金华师范呢?

《教材及教学法》封面上,写有时间“一九四六年十二月”;方赞尧的同学通讯录上则落款是1948年。

王战勇由此推测,方赞尧读金华师范时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义乌佛堂。

在金华师范读书期间,方赞尧还加入了一个名叫“永霓通讯社”的社团。王战勇收藏了写于1948年的社团通讯录,记载方赞尧别号正,年龄为19岁,家住花街镇枫树塘村。因而,方赞尧极有可能出生于1929年,亦有人叫他“方正”。

“永霓通讯社”是一个怎样的社团?

在这本关于社团的薄薄的小册子中,写有社员通讯录、社团章则、组织构架、社员职权等内容。

虽然这是一个仅由28名学生组成的社团,规章制度井井有条。编者在“编后”中把这个社团比喻成“是一株正由种子放出嫩芽来的植物”,“这株植物的成长高大与否,还是要靠二十八位社友时时灌溉、施肥的,还须努力谨慎保护及照料的。各位,努力吧!”

70多年前的年轻人,他们心怀理想和抱负的状态从通讯社的文字中就能有直观的感受。这让人不禁想见见他们,一群曾激情澎湃的年轻人。

除了课本、教材和笔记本之外,在王战勇的收藏中,还有方赞尧的日记本和写给母亲的回信。日记本的封面上写着,方赞尧的导师是曹松叶先生。曹松叶是金华曹宅人,教育家,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研究者。

那么,永康市花街镇枫树塘村的方赞尧同学,你还记得这些课本和学习材料吗?谢谢你曾保存完好的课本,让我们能更近距离地触摸一段历史。

如果你有关于方赞尧同学的信息,

或者想分享自己读书时的趣事、回忆,

欢迎在底部评论留言,

分享一下你的课本故事吧~

不良体态正悄悄损害你的健康  国际文化传播工作室在鸡鸣山社区成立  喜迎宾朋 共襄盛会  峰回涧曲路萦纡,万壑中藏一画图  平安建设为群众幸福“加码”  义亭镇开展“四大行动”构筑基层治理“平安堡垒”  

义乌网

GMT+8, 2025-5-2 06: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