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赤岸镇政府工作人员驱车近两小时,将2000元爱心助学款送到了大三学生陈慧华家中。小陈的父亲陈荣浙接过爱心助学款,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3年前,陈慧华的母亲因病去世。当年6月,她的父亲二次中风后又基本丧失劳动能力。连续遭遇变故,使这个家庭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今年上半年,赤岸镇通过“两问大走访”,排摸出类似陈慧华的10组困境学生家庭。父母一方死亡、父母离异、父母中有患重病失去劳动能力等偶发性事件,往往是造成家庭困境的共性因素。为做好民生“兜底”,让困难群体及时得到帮扶,镇政府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这些家庭办理低保和各类救助申请,并联系外部资源,争取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爱心接力。 前不久,赤岸镇对接了有捐助意向、热心公益事业的义乌市前沿房地产有限公司,该公司及爱心人士为赤岸镇10名困难学生提供爱心捐助,每名学生都获得2000元助学金。“让党的好政策惠及真正需要的人,也让更多社会力量关注这些特殊群体,通过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让慈善作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力量,赋予促进共同富裕更丰富的内涵。”赤岸镇社会事务服务管理办副主任杨锦霞表示。 为了办好关乎群众“获得感”的民生实事,赤岸镇秉持“服务群众不落一人”的原则,对困境学生和家庭实行动态管理,结合“两问大走访”和每季度下村排摸等形式,对各村(社)上报的名单进行调查核实,名单有增有减,从“进入”到“退出”,让每一个急需帮助的群众都能及时得到救助,也让每一个接受过爱心帮扶的人积极融入社会正常生活,让爱心更具持久力和影响力。 本次活动缓解了一些困境家庭学子学费筹集难的问题,接下来,该镇将继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进一步凝聚爱心、倾斜资源、完善体系,让更多困难群体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共享发展成果。 |
GMT+8, 2025-5-4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