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期间,伴随着市民热情高涨的“买买买”,快递业务量迅速攀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来自全国各地的包裹如何更安全地送到“尾款人”手中?11月10日,记者走进位于稠江街道的云驿小镇,实地探访了义乌申通快递公司快递量骤增下的疫情防控举措。 上午8点,义乌申通快递公司一楼,一股消毒水的气味迎风飘来,几位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对一批来自外省的快件进行消毒。“作为物流行业,除了每日2-3次的场地消杀外,我们所有的快递在卸货时都会进行消毒。”义乌申通快递早班操作经理孙玉龙说,目前,该公司所有工作人员都已接种新冠疫苗。 大约20分钟后,满满一车数百件包裹已全部卸完并逐一消杀完毕,等待按区域分拣之后派送到客户手中。据悉,申通快递根据每日疫情中高风险区划分情况,对不同地区的快递进行区分,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快递,安排消杀人员消毒至少三次以上,确保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据介绍,“双十一”期间,义乌申通快递公司日均出货量达600万票以上,较平时上涨200万票左右,收货量也达到约30万票,每日进出司机可达120人左右。为此,除对工作场所和快递件进行消杀外,申通还对进出人员进行严格把控。“‘双十一’单量剧增,疫情防控是关键,我们不敢大意。”义乌申通快递公司车辆调度负责人盛坚介绍,每天早上,申通园区所有工作人员都要经过门口的体温检测,查看健康码、行程码后方可开启一天的工作,车队进出也会经过严格的“消杀关”,确保快递的正常运输。 值得一提的是,申通快递此前还在园区内投入两套全新的交叉带分拣机,该自动分拣机每小时可分拣8万件以上快递,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大大减少了人员的集聚、流动,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下一步,稠江街道将继续严格督促各快递物流公司开展人、车、货、场全面消杀,以及快递物流从业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严格落实好各环节闭环管理措施,尽最大可能压减风险敞口,助力美丽城镇建设。 |
GMT+8, 2025-5-12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