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德亮、何德钱兄弟俩已经种了二十多年蔬菜。去年下半年,兄弟俩在佛堂蔬菜产业园租了三四十亩土地,用来种植蔬菜。再过段时间,他们种植的土豆就可以上市了。由于他们管理得当,土豆产期将比正常成熟期提早10—20天,届时,这些土豆或将卖出好价钱。 何德亮告诉记者,以前他们种菜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后来搭建大棚种菜,环境好了许多,种菜更有保障,再加上科学管理,蔬菜产期和产量都翻了好几番。“这遮阳棚都是全自动的,按钮一按就全打开,比以前手摇的那种棚要省事多了。”何德亮一边说,一边展示数字大棚的黑科技。 据了解,佛堂蔬菜产业园是由佛堂镇党委政府、市市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联合打造的,占地面积约450亩,总投资约5000万元,采用土地统一流转、设施统一管理、农资和农机统一提供服务、品牌统一打造、食品安全统一监测“五统一”模式进行开发和运营。该园区全面建成后,将成为我市现代化农业技术输出服务和现代农业转型与发展的重要平台。 佛堂镇农业农村办主任朱仕俊告诉记者,义乌有常住人口近200万,每年蔬菜消费需求超过100万吨,但蔬菜播种面积仅12万亩,蔬菜自给率严重不足,而且种植户低小散,无法机械化操作,又缺乏科学管理,因此蔬菜供应高度依赖外地菜源。对此,佛堂镇及时采用“五统一”模式,逐步建起了这个蔬菜产业园。 “说白了,‘五统一’模式就是让农户‘拎包入驻’蔬菜产业园。农户只管种,其他服务都由我们来提供,我们就像管家。”朱仕俊说,为了解决蔬菜种植户低小散的难题,帮助农户提高技术、实现高收益,佛堂镇在标准地改革基础上,试点打造了该蔬菜产业园,并按照蔬菜品类的不同,把土地一块一块分出来,让分散各处的蔬菜种植户“拎包入驻”该产业园。 佛堂镇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围绕农业全产业链条,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实现科技助农、机械强农,全方位贯通集成,高标准打造农业现代化示范标杆。通过现代化蔬菜产业园的示范和引领,从种植到销售,为农户提供“一条龙”服务,实现设施智能化、种植智能化、安全可溯源,进一步带动周边村庄发展和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 |
GMT+8, 2025-7-28 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