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里16箱东方蜜瓜先运过来,这边急着用。” “牛肉快到了吗,就差这个啦。” 4月24日晚9时,市场集团农开公司营销部经理陈千谦手机响个不停,一批批保供货物正源源不断运往浙中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内的农开公司保供仓库。 4月21日以来,我市全力保障“三区”居民物资供应,首批“暖心套餐”已于4月22日发放到“三区”居民手中。这一次,根据全市统一部署,8200份“暖心套餐”由市场集团旗下农开公司、望家欢公司和绿禾网共同备货,其中,农开公司承担2730份保供物资。 “我们是下午5点接到市里指令的,然后就马不停蹄开始备货,这次时间紧、任务重,要在第二天中午前把物资送出去,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农开公司副总经理沈晓斌有条不紊安排着每个人的工作。 当晚10时,装货正式开始。来自市场集团50多名党群志愿者开始流水线操作,莴苣、紫甘蓝、西红柿……一样一样整齐地放进纸箱里。党群志愿者李晶霞上一次保供连续干了20个小时,这一次又站在了第一线,她用有些沙哑的嗓音喊道:“大家按照次序摆放,重的放下面,轻的放上面。” 李晶霞说,一箱物资摆放妥当还是很有讲究的,比如盐、酒,都是袋装的,要放在蔬菜中间,线椒、葱容易压坏,要放在最上面,蔬菜有损坏的、个头不大的都要拿出来,一定要把最好最新鲜的蔬菜送到“三区”。 据了解,本次物资除了西红柿、生菜等少数蔬菜重复外,其他食物全都换了新品种,既有牛肉、午餐肉、功夫鱼等肉类,也有娃娃菜、海鲜菇、蜜瓜等蔬果,还有冷冻食品、牛奶、调味料等,种类丰富。“所有蔬菜都是精挑细选的,西红柿、紫甘蓝等来自本地蔬菜基地,全是省农科院优良品种,确保老百姓吃得安心、放心。”陈千谦说。 昨日凌晨2点,已经连续工作4个小时的党群志愿者和周边群众略显疲态,但大家还是默默地坚守着,相互鼓励打气。“义乌是世界窗口,疫情防控千万不能马虎,能为疫情防控尽一点力,值得!”张宅村村民张世石抹了抹额头上的汗,坚定地说道。 夜已深,保供仓库内依旧灯火通明,装货仍在继续,一箱箱打包好的物资贴上标签后送上保供车,等候发往“三区”居民手中。 这一夜,注定无眠! |
GMT+8, 2025-7-13 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