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其他新闻 查看内容

贾雨村没扣好 第一粒扣子

2022-4-30 09:21

摘要: 贾雨村是《红楼梦》中出场最早、贯穿始终的一个人物。从落魄穷儒、立志奋斗,到登上仕途,再到忘恩小人、贪官污吏,最终“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贾雨村走完了人生蜕变之路。 贾雨村虽出身诗书仕宦之族,因生于 ...

贾雨村是《红楼梦》中出场最早、贯穿始终的一个人物。从落魄穷儒、立志奋斗,到登上仕途,再到忘恩小人、贪官污吏,最终“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贾雨村走完了人生蜕变之路。

贾雨村虽出身诗书仕宦之族,因生于末世,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孤身一人,只能寄居葫芦庙,每日靠卖文作字为生。贾雨村也算是有志青年,虽穷困潦倒,身处逆境,但追求功名之心未泯灭,刻苦攻读以迎考,“玉在匣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梦想有“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那一天。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果在邻居富绅甄士隐的资助下,进京赶考,金榜题名,步入仕途。可命运不济,因不善官场交际,巴结逢迎,“恃才侮上”,不到一年,便被上司参了一本,革职丢官。

此时起,贾雨村开始学乖了,他内心虽然十分惭愧、憎恨,但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下野后,他假借游览,探访所有将来可以东山再起的关系。他到了苏州,碰到了林黛玉的爸爸林如海,自荐做了林黛玉的家教。林如海是当时的巡盐御史,皇帝的亲信,官场人脉丰富。贾雨村以家教为由搭上了林如海这根“天线”,借其相助,重返仕途,当上了应天知府,刚及而立,官至正厅级。

贾雨村可谓年轻得志,这时的他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经验,生活过底层社会,了解民间疾苦,深知世间冷暖,临政履职,若能为民伸冤、解忧排难、廉洁奉公,或许将来能成为像包拯、海瑞那样的清官。遗憾的是,他上任后的“第一粒扣子”就扣错了。

贾雨村到应天府上任的第一天,便碰上一桩人命官司。听到死者家属喊冤,听说凶手逍遥法外,贾雨村竟成了变色龙:先是勃然大怒,传令捉拿凶手,流露出为民做主、报答皇恩的真情和良知;接着,门子使眼色、吹耳边风、道“护官符”,让他正义与怒火全消,瞬间转为犹豫和迟疑。凶手薛蟠背后的贾家,是金陵城最有权势的家族;薛蟠强抢的香菱,正是甄士隐的女儿。无论贾家,还是甄家,都是自己不同人生阶段的恩人。袒护凶手,不救香菱,不仅徇私枉法,还对甄家食言,良心丧尽;法办凶手,就会得罪权贵,别说乌纱帽难保,就连性命也危险。贾雨村陷入两难境地。

“贾史王薛”的“护官符”,在贾雨村耳边萦绕;曾经的革职经历,让他不想重复昨天的故事。贾雨村权衡再三,还是觉得仕途比报恩重要,徇私比秉公得利。“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终于私欲占了上风,他不仅放任凶手逃之夭夭,听任恩人之女堕入火坑,而且迫不及待地致信贾政和王子腾,邀功请赏。此时,他再也没有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儒生风骨,只留下趋炎附势的奴才嘴脸。

听从葫芦僧判断的葫芦案,是贾雨村扣错的从政之路的“第一粒扣子”,也是他人格蜕变的开始。封建官场的大染缸,造成并加速了他的灵魂蜕变,在贪腐之路上越滑越远,作恶之手段愈演愈烈。他为了满足贾赦索取石呆子古扇的欲望,便设了法子,讹诈石呆子拖欠官银,把古扇抄来,做了官价,逼得石呆子家破人亡;后来眼看贾家失势,他不仅毫无报恩之心,而且落井下石,狠狠地踢了贾府一脚,造成了贾府被查抄。贾雨村的官位步步高升,而为官做人的道德良心却渐渐泯灭。蜕变,给贾雨村带来的只是一时荣耀,最终还是扛上枷锁,沦为阶下囚。

贾雨村是《红楼梦》小说中的虚构人物。但是在今天一些贪腐官员的身上,尤其在有些年轻干部的变节上能找到他的影子。从五年受贿违规办证1533本的“80”后科长向左平,到工作尚不满一年就涉嫌贪污40余万元民生领域资金的“90”后女干部张艺,再到以收款不入账、伪造收款事实等方式陆续侵吞公款达6900多万元的“95”后干部张雨杰,这些年轻干部也曾有志向、有能力,可当手握权力,面临公与私、民与己、正与邪的选择时,“第一粒扣子”就扣错了,后来步步错,终于走上了不归路。

穿衣服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后面的扣子就全扣乱了,还得解开重来。不同的是,仕途的“扣子”只有直播,没有彩排,不可能重新来过,扣错了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德不配位,必有祸殃。望从政为官者尤其是年轻干部们引以为戒,不要步贾雨村的后尘。

江湾小学开启“行走的课堂”  廿载爱心书包漂流路 26万份温暖照亮童心  从刚需到柔性 从“床边”到“心间” 7年试点,长护险的义乌探索  城市生活节 市民享便利  “五一”义乌文旅市场欣欣向荣  

义乌网

GMT+8, 2025-5-10 16:0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