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其他新闻 查看内容

居家隔离,情绪来了?心理专家—— “动起来”,让身心充满能量

2022-5-2 09:04

摘要: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部分市民由于疫情防控需要,进行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那么,在被负面情绪包裹时,会遇到哪些心理困境,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应对这段隔离时光呢? 本期《心灵护航》为大家分享几个真实案例,他们或许 ...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部分市民由于疫情防控需要,进行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那么,在被负面情绪包裹时,会遇到哪些心理困境,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应对这段隔离时光呢?

本期《心灵护航》为大家分享几个真实案例,他们或许和你我一样,面对疫情引发的各种不确定性,虽然也充满焦虑和不安,但仍然努力战胜病毒带来的困扰,寻找自己的安定和快乐。

“宅”出健康 “动”出活力

这几天,中国台湾男星刘畊宏的“毽子操”直播火爆全网,很多网友纷纷跟着直播一起锻炼。一周5天,每晚7:30,刘畊宏带着妻子一起跳操,简单的动作配上“人鱼线马甲线我想要,腰间的赘肉咔咔掉”激励的话语,再搭配周杰伦经典的《本草纲目》,让网友们都在争做“刘畊宏男孩或女孩”。

“坚持了一周时间,现在浑身都得劲,瘦了四五斤呢!”4月27日晚,刚结束一系列的热身运动,晓丽(化名)就迅速进入状态,一气呵成练完刚学会的一套“毽子操”,并将视频上传至抖音,她管这叫“给刘教练交作业”。而她口中的刘教练,正是近段时间爆红的艺人、健身达人刘畊宏。

晓丽家目前处于本轮疫情的“封控区”内,从4月21日开始,她便把“每日一练”排上了日程。“自己之前就很喜欢健身,会经常去健身房,在家也常备瑜伽垫。最近刷短视频,实在忍不住稀里糊涂就成了‘刘畊宏女孩’,节奏太上头了。”晓丽告诉记者,因为有一些健身基础,刘畊宏的“毽子操”强度还算可以,但有种“根本停不下来”的感觉。

疫情之下,不少居家隔离的群众被焦虑、恐慌、抑郁、寂寞等负面情绪包裹着。这几天,晓丽学着刘畊宏,拖上一家人一起健身,并加入了“刘畊宏女孩”的社交群,释放了居家隔离带来的压抑情绪,也帮助家人排解了焦虑。

宝妈带娃隔离 生活多姿多彩

居家隔离“云健身”、制作甜品、绘画创作……与晓丽一样身处“封控区”的晗晗(化名),在隔离的这段时间里,与家人一起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为枯燥的隔离生活添上一抹亮色。

小区从4月21日开始管控,虽然家人出现了担忧的情绪,但晗晗十分淡定:“我们听从街道和社区的安排就好了。自己平时工作忙,正好有机会和家人聚在一起享受生活。”

隔离第一天,晗晗变身“小厨娘”,开启“居家做饭模式”。金黄的南瓜,做成香甜可口的月饼;雪白的面粉在她的巧手下,成了香喷喷的小蛋糕。“大白”为居民做核酸采样、志愿者现场维持秩序、社区工作人员送来物资……她与儿子一起开动脑筋,用画笔创作了一幅幅漫画,拉近了母子之间的距离。

“我们还一起进行‘居家隔离云健身’,在家人的陪伴下,孩子玩得可开心了,对我们说以后也要多抽出时间陪他。”晗晗告诉记者。

虽然不能出门,但也要和邻居积极“互动”。白天,晗晗与儿子一起和其他居民隔空打招呼、互相问好;夜晚在小区群里,大家互相鼓励打气。居民们的乐观心态,驱散了疫情的阴霾。为了给家人和邻居们打气,晗晗把自己家的花式隔离生活拍成照片,发在了抖音上。

看着“大白”们每天忙碌的身影,居民心中汇聚出一股暖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白”们的感激之情。晗晗将自己和儿子创作这些作品整理后发布在朋友圈,引来好友纷纷转发点赞,不少邻居还向她投稿,希望汇编成册。

“非常感谢守护我们生命健康的‘大白’们,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晗晗表示,每一幅作品都充满情感,她想用自己的方式传递正能量。

居家隔离 增强亲情

因为疫情原因,昌盛(化名)响应政府的疫情防控政策,选择居家隔离、远程办公。作为企业管理层,他一度不敢想象,不到办公室该如何工作?

“意外事件无法改变,能调整的就是自己的心态。”昌盛第一时间联系公司行政,反馈居家隔离情况,“不能因为隔离就不上班”是他的直接想法。隔离对工作肯定有影响,但也是对公司同事的安全负责。

对于昌盛来说,隔离期间最大的收获就是父母的陪伴、亲情的关爱。

刚开始,父母在客厅还会看电视,正常说话交流,“后面几天发现家里非常安静,电视声音几乎听不到,老人之间也少了拌嘴争吵,原来是怕打扰我工作。”昌盛说。尤其是母亲,在他办公期间,会悄无声息打开书房门,送来一杯温水放在桌子旁,进来时轻手轻脚生怕弄出声响。

“放下工作,和爸妈一起吃饭、聊家常,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会跟他们分享工作,聊聊遇到的难题。父亲还会像对待孩子一样,讲一些大道理给我听。静下心来感受,这或许就是生活,就是幸福,也让我更加理解生活的意义。”昌盛深情地说。

咨询师观点

不要被消极情绪“淹没”

疫情发生后,人们在生活、工作、事业等方面受到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居家隔离的人们,担心、焦虑、抑郁、恐惧,内心时常莫名涌现出一种无力感,不自觉地产生回避、退缩的消极心理。

面对持续的疫情,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拯救自己不再沉沦于消极情绪中?为此,记者专访了义乌市城市有爱公益协会副秘书长、亲青帮工作室副主任、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贾春梅。

贾春梅表示,面对突发事件或环境临时改变,人确实容易被自己的“原始脑”控制,不自觉产生焦虑、害怕、抑郁等不良情绪,这是我们身体的一种本能反应,等适应一段时间后,身体放松下来了,不良情绪症状就会缓解。所以,“封控”在家的自己,面对经常来袭的不良情绪,可以尝试通过练习做冥想、深呼吸等简单方式,让身体放松下来,摆脱“原始脑”的控制,以此快速适应改变后的环境。

再则,可以通过运动调节情绪。人类大脑中有三种快乐物质: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其中,内啡肽可以改变一个人负面情绪,改变对自我的认知,变得积极向上,它带给人的快乐是非常持久和真实的,一般我们可以通过运动获得它。如近段时间网络爆火的刘畊宏教练,通过简单的动作、有趣的语言、欢快的音乐,让人们变得积极乐观起来。“封控”中的你,也可以尝试跟着刘教练一起宅家做运动。不过,贾春梅也提醒大家,运动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练习,千万不要过量,否则,又将会对身体造成另一种伤害。

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这是我们每个人生存的必修课。疫情打破了我们平静的生活,给社会造成了不小震荡,让一些人失去生活的重心和方向,但同时,它也给那些积极的人找到新的发展机会。贾春梅建议,我们可以趁“封控”在家的这段时间,给自己人生做一个阶段性回顾,重新认识自己,或制订一个新规划,或学习一项新技能,用正念享受当下的生活。这样既能转移注意力,减少疫情对心情的影响,又能为自己解控后做一些积极的准备工作。

“自助者天助也。”很多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我们人力所能控制的。既然如此,面对疫情的影响,不如选择心平气和的接受,再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机会。相信真正的强者,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被消极情绪所淹没,都能积极行动起来,抬头勇敢地去穿越黑暗,相信你我都可以,共勉!

江湾小学开启“行走的课堂”  廿载爱心书包漂流路 26万份温暖照亮童心  从刚需到柔性 从“床边”到“心间” 7年试点,长护险的义乌探索  城市生活节 市民享便利  “五一”义乌文旅市场欣欣向荣  

义乌网

GMT+8, 2025-5-10 16: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