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是先锋队,共青团是突击队,少先队是预备队。入队、入团、入党,是青年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 这一句话如春风拂面,瞬间打开了我记忆的思绪—— 我的人生中有过两次“团缘”:一次在家乡农村,一次在部队军营。从少年青春的激情,到事业青春的热爱,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在奋斗的青春中成长。 共青团54岁那年,15岁的我实现了人生“第二部曲”,成了共青团的一员。翌年,高中毕业回乡插队,不久,党组织就把大队团支部书记的担子压在了我的肩上。当时,公社近30个团支部书记,我的年龄最小。 1979年7月,我参加了义乌县委党校举办的“团干培训”。我也是全县参加团干培训的学员中最年轻的,刚18岁。同年,我走入军营。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这让我感同身受。 1980年3月,在共青团总参某部警通连支部大会上,我当选为组织委员。同年5月,被总参第58研究所(师)评为优秀共青团员。 1981年,我在南京军区(东部战区前身)某部教导大队过完生日的第三天,一道军令下达至荷枪实弹的军事训练基地。这一天,我奉命登上北上的特快列车直奔北京,向总参三部政治机关报到。 为庆祝“五四”青年节,我作为军队优秀共青团员代表,荣幸地收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的“请柬”,于1981年5月4日下午,参观毛主席故居并游览中南海静谷、瀛台。在京期间,出席了在中央军委办公厅举行的全军优秀青年团员代表大会。会上,百名战友被授予“建设精神文明先锋”荣誉称号,我忝列其中,时年20岁。总参谋长杨得志到会祝贺并作重要讲话。我还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在京举行的以《发扬“五四”传统,培养“四有三讲两不怕”的革命军人》为题的纪念五四运动六十二周年活动。 1981年12月,在军队“提干严质、入党严量”的“双严”背景下,我以总参“建设精神文明先锋”的优秀团员代表身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同年同批入伍青年入党第一人,完成了人生“三部曲”。随后,我的警卫排排长破格提干命令上报总参三部政治部审批发布…… 1982年5月,我代表总参第58研究所基层团干部,赴四川成都参加了总参第56研究所团代会,并在大会上作《我们是怎样投身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的》经验发言。同年,我当选为共青团总参某部警卫中队支部副书记,这是作为党员身份兼任的共青团军队基层干部。 1985年1月,我以连队团干的身份,被推选为总参三部“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积极分子”。这一年,因离开基层调任机关工作,我退出了为之奋斗十年的团干舞台。 一路走来,自己的成长道路是那么清晰、明了,青春的印迹原来可以这样鲜明、值得追忆。在共青团建团百年之际,我心潮激荡,情不自禁地回眸那段难以忘怀的共青团岁月。 |
GMT+8, 2025-5-10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