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鹁鸪银鹁鸪,飞来飞去飞义乌……”这句民谣在义乌流传已久,原意是在外“飞来飞去”闯荡的人最后还是回归义乌。现在,无数外来的“鹁鸪”也都选择在义乌筑巢。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义乌常住人口达185.94万,十年激增62.5万,是目前浙江人口最多、增长最“猛”的县级市! 在城市竞争的硝烟之下,人口激增是城市吸引力的生动体现,是义乌在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建设走在前列的有力证明! 下面,就让我们从三个数据出发,一起去探寻义乌人口数据背后的共同富裕“密码”。 第一个数字“88.02” “七普”公报显示,义乌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88.02万,占比达47.34%,大大高于全省外来人口占比25%的水平。 义乌凭什么吸引这么多新义乌人? 从改革开放开始,以谢高华为代表的党员干部以富民为导向,打破条条框框。几十年来,义乌历届党委政府一以贯之地坚持这一方向,围绕高质量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的总目标,积极打造“两个样板”城市、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优化营商环境。 2021年,浙江首次发布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义乌位列第一名! “党政有为,放水养鱼”的政策环境是义乌走向共同富裕的首要密码。 第二个数字10.8% 这是来义多年的一位朋友发的朋友圈:“家乡在慢慢变老,义乌却越来越年轻”。普查数据显示,义乌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全省该年龄段增量的10.8%。 义乌的“年轻”正是有赖于义乌以改革引领高质量发展。 义乌是个“巨人”,但“大”始终受制于“小”——为了改变小商品“产业链低端”的缺陷,义乌“无中生有”地打造培育了光电光伏和装备制造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义乌是个“小县城”,但却能“以小博大”——承担了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等30多项国字号改革和近40项省级改革。 义乌历届党委政府敢于创新、突破常规,以改革引领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是义乌走向共同富裕的第二密码。 第三个数字79.67% 普查数据显示,义乌城镇常住人口148.14万,城镇化率达79.67%,已达发达国家水平! 曾经,义乌人热衷于花2万块买城市户口;现在,义乌一个农村户口少说也值100万。 城乡户籍的价值逆转,源于义乌的城乡融合发展。 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清澈小河,这里见山,那里望水。住在义乌市区的我只要30分钟,就可以到美景处处的乡村。在义乌,村里人也像城里人一样,全面享受着公共服务和生活的便利,乡村已成为“城市边的大花园,都市里的新农村”。 义乌历届党委政府迎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践行城乡共创共享、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是义乌走向共同富裕的第三密码。 浙江肩负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义乌自然要争当模范生: 当宜居宜业、智慧互联的都市典范; 当城乡融合、美美与共的协调典范; 当循环低碳、生态美丽的绿色典范; 当诚信守法、崇礼尚义的文明典范; 当优质均衡、普惠便利的共享典范。 来吧,金鹁鸪银鹁鸪们,让我们一起在新时代将“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传奇再续辉煌! |
GMT+8, 2025-5-10 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