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月亮比中国的圆,外国空气比中国的甜,虽然这两句话都出自留学国外的学者之口,但其荒谬程度确实如痴人胡言乱语。不过,也难说有多大的害处,因为智力正常的成年人,谁会相信这种如发高烧病人的昏话呢?不仅难成大害,而且,以此作反面教材,还能让人看清崇洋者的媚态与媚骨,有寓教于乐的功效。然而,近来又有人以明示或暗示的伎俩,拿外国的食盐与中国的食盐做比较,个中滋味,却无“月圆”“气甜”的风雅幽默,而是藏着骗财的陷阱。 有些网络平台,不时会有面目各异的网红进口盐登台表演。这些舶来品贵得离谱。一袋400克的国产食用精盐,一般售价为3元,而进口食盐,动辄要贵出几十倍。来自大西洋沿岸某国的85克食盐卖到149元,每克售价约为国产食用精盐的233倍。进口食盐,真的都物有所值吗?贵得都真有道理吗?且听进口食盐商家广告中的说辞: 俺家的盐,生成于四十多亿年前的海洋; 俺家的盐,是大自然的恩赐; 俺家的盐,俺国家的家庭都在吃…… 难道这些就是你家食盐在中国卖天价的正当理由吗? 地球上的海盐,都来自海洋,各大洋是相通的。你家食盐并不比谁家的食盐年纪大、资格老、辈分高。 在谈到你家食盐时,尽管你饱含深情地用“恩赐”二字跟大自然拉关系、套近乎,但是,大自然与中国的关系也很铁,给中国的盐资源,丰富且优质,长芦盐场、苏北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驰名世界。 你国家的家庭都吃本国的盐,竟成了你骄傲的资本,以此为卖点,是不是有点夜郎自大了呢?中国人的吃中国盐,吃出了四大发明,吃出了《黄帝内经》,吃出了唐诗宋词,吃出了雄赳赳气昂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吃出了袁隆平、莫言、屠呦呦……中国人对自己家的盐充满自信,有什么必要为你兜售的高价舶来品花冤枉钱? 为了卖高价,进口食盐商还说自家的盐含有80多种特殊的矿物质。其实,根据我国《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是不允许食盐中添加除碘以外的营养强化剂的。食盐的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钠,所占比例为98%以上。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要超过5克。过量摄入食盐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试想,在总量为5克的食盐中,80余种矿物质的总占比不到2%,每种矿物质又能有多大的量呢?你若指望花钱从天价盐中有效补充80多种矿物质,那就是被忽悠了。 商场如战场。兵者,诡道也。过去无商不奸。用历史、文化、消费群体等元素把自家极普通的商品包装得与众不同,这是某些商家的看家本领。但是,如今,诚实信用是我国民商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原则。对于虚假宣传、误导消费的进口盐卖家以及为其提供平台者,市场监管等部门应依法进行查处。 在中国科技、生产力落后的年代,“洋”成了高端、高价、时髦的符号:洋车,洋油,洋烟,洋布……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与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洋”早已不再是束缚中国人民的绳索。然而,现在某些进口盐却又忽悠了部分国人,可见崇洋之阴影并未全部散去,或者遇一定条件,又死灰复燃。对进口盐的宣传若不依法管束,没准会泛滥滋生出个“洋盐”的怪胎词语。 外国盐比中国盐更酸?更甜?更苦?更辣?更健康?更浪漫?还是环球同此咸淡?你是否心甘情愿交智商税呢?盐中有大义,购盐当审慎。消费代表你的心。就看你买的那包盐了! |
GMT+8, 2025-5-11 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