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虎出自《战国策·魏策》:庞葱陪同太子去邯郸做人质,临行前庞葱对魏王说:“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信。”“两个人说街市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半信半疑。”“三个人说街市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寡人相信啊。”庞葱说:“街市上本来没有老虎,但是三个人说有,您也就相信了。我要去的邯郸离大梁比街市远很多倍。我离开大梁后,诽谤臣与太子的人可不止于三个,愿大王您在那个时候能够明察。”魏王说:“寡人知道怎么处理。”庞葱与太子离开后,对他们的诽谤就传开了。后来庞葱与太子从邯郸回来,魏王果然不再接见他们。这则故事是用寓言讲述谣言的危害。魏王虽然懂得了三人成虎的道理,但还是被谣言所左右。 挖井得人出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宋国有个姓丁的人,由于家里没有水井,因此特派一人专管打水的事。后来他家要打一口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需要有一个人帮忙。”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于是都城的人纷纷传说这件事。宋君听到后,就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需要有一个人帮忙挖井,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书中评价的原文为“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听这样的传言,不如不听。 谣言多以沸沸扬扬真假难辨的传闻面目出现。如何应对种种传闻,则是很多人面对的考题。唐朝程皓的故事可以给人一点点启迪。 《唐语林》记载:检校刑部郎中程皓,做事周密谨慎,从来不议论他人的长短。同事们聚会时,经常会发生议论他人是非的情况,但每次程皓都不参与,而是坐在一旁缄默不语。等到同事们议论完了,程皓才慢慢地替他人辩解:“此皆众人妄传,其实不尔。”(这都是别人乱说的,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有时候还列举他人的长处。有一次,程皓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辱骂,在座的人都惊愕不已,并替他愤怒,没有想到程皓却不动声色地起身避开了,说:“彼人醉耳,何可与言。”这个人喝醉了,与他有什么值得说的呢。 程皓的性格周密谨慎,做事就会认真仔细;闲谈勿论人非,就会多思己过,三省吾身,就不会祸从口出,惹祸上身;对待针对自己的诽谤,不动声色地淡然处之,是大度更是智慧;当然,谣言在程皓这里也断掉了传播的途径。 谣言就是谣言,谣言不能永远掩盖真相。人在面对谣言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信谣,不传谣,像程皓一样缄默不语,闲谈勿论人非。谣言像蛊惑人心的妖怪,你若心生定力,见怪不怪,理性睿智,它便难有可乘之机。 |
GMT+8, 2025-5-11 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