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其他新闻 查看内容

多维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2025-7-10 11:52

摘要: 近日,城西街道七一村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该村年度经营性收入总额已突破千万元,成为今年义乌首个实现这一目标的行政村。从曾经的贫困村到如今的集体经济强村,七一村的蜕变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范本。 区 ...


近日,城西街道七一村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该村年度经营性收入总额已突破千万元,成为今年义乌首个实现这一目标的行政村。从曾经的贫困村到如今的集体经济强村,七一村的蜕变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范本。

区位优势筑牢发展根基

市场升级打造核心引擎

过去,七一村以农耕经济为主,村民收入单一,近一半村民外出打工,村集体经济薄弱。但七一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该村人口居住密集,商贸氛围浓厚。其3公里辐射半径内,涵盖五一、六一、八一等8个行政村,以及义乌铁路口岸、粮食市场、电商产业园等多个重要人员聚集区和产业功能区,辐射人口3万余人。庞大且稳定的消费需求,为该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客源支撑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盘活现有资源,是七一村破局的关键一步。2019年,该村总投资约3500万元,将原有的东河菜市场全面改造升级为东河综合市场。从环境卫生整治到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一系列举措让老菜场焕新颜。

民生需求是改革的风向标。在后续开展的走访活动中,村两委发现,村民对现代化生鲜服务的呼声强烈。经多方考察,村里成功引入优质社会资本,推动菜市场向多功能商业综合体转型。

2024年4月,全新打造的“七天有约”市集正式开门迎客。一楼引入连锁品牌生鲜超市,生鲜果蔬、肉类蛋奶等生活必需品琳琅满目,满足居民日常采购需求。二楼、三楼则布局网咖、台球厅等休闲业态,并配套儿童乐园,让村民在购物之余享受多元娱乐服务。

为进一步聚拢人气,商业综合体周边还科学规划了固定摊位与临时集市区域,既规范了经营秩序,又保留了乡村市集的热闹氛围。“现在天热也不怕,市集里空调足,买菜、带娃都很方便,小孙子天天吵着要来游乐场玩!”村民何菊仙满脸笑意地说道。

今年,东河综合市场项目租金收入近600万元,已成为七一村集体经济的核心支柱,周边商铺的经济收益也水涨船高。

规范管理催生夜市经济

多元经营拓宽增收渠道

“早在清朝嘉庆年间,我们七一村就有每月逢农历三、六、九赶集的传统。”七一村党委书记何德兴说,该村市集历史悠久,但在很长一段时间,村里摊贩经济都是“散兵游勇”。

为了让摊贩经济从无序走向有序、从零散迈向品牌,村里不是简单“一刀切”,而是坚守“疏堵结合、规范提升”原则,科学规划经营时段与区域,统一摊位标准,配备专职人员维护秩序、卫生与食品安全。精细化管理下,“东河夜市”“369集市”等品牌渐渐打响了名气,蜕变为特色鲜明的区域性地标。

如今的东河夜市,热闹非凡,汇聚了近千名经营业主,日均人流量破万几乎是常态。随着外来建设者聚集,商业气氛日渐浓厚,如何接住这“泼天的流量”,成为摆在七一村村两委面前的新问题。今年6月,七一村又出新招,创新运营模式,把辖区夜市的管理运维委托给了具有专业运营资质的团队。何德兴欣喜地说:“原来村里自己运营,村两委干部是摸着石头过河,劳心费力,年收入才200万元不到。现在承包第一年的合同价就达到了330万元,资产运营效益明显提升。”更让他高兴的是,专业团队入驻后,对夜市进行系统性改造升级:统一规划摊位布局,增设景观照明,引入智慧安防系统,不仅让夜市环境焕然一新,规范度和安全性也显著提升。现在的夜市,既保留了市井烟火气,又增添了现代管理的有序感,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在大型市场与夜市之外,七一村还持续深挖资源潜力,对村域内公有房产、临街店面等存量资产全面梳理、修缮后,通过公开招租实现市场化运营。2025年,仅公房及店面招租就为村集体新增稳定性收入超百万元。不仅如此,七一村还在不断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先后拓展七一生态园农旅经济、青少年教育体验基地研学经济等村集体经济创收点,实现三产融合,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从贫困村到村内新楼林立、环境优美,再到如今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七一村用实践证明,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才能走出共同富裕路。


“00后”藏族小伙在义“圆梦”  多维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地下出租屋“安全大换装”  防治病虫害 减损保增收  我市“人工+智能”虫情监测体系推动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见成效  “红扳手”夏日送清凉 汽修服务护航出行  

义乌网

GMT+8, 2025-7-10 21:0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