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义乌探索“大李祖”片区组团新路径

2025-7-7 11:01

摘要: 前不久,浙江省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嘉兴召开。会上发布了10个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案例,“义乌市打造大李祖片区组团”成功入选。 以后宅街道李祖村为核心的“大李祖”9个村,为什么要组团发展?怎样 ...


前不久,浙江省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嘉兴召开。会上发布了10个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案例,“义乌市打造大李祖片区组团”成功入选。

以后宅街道李祖村为核心的“大李祖”9个村,为什么要组团发展?怎样发展才能让组团实至名归?组团发展的过程中,又会经历哪些困难?该如何去克服?记者走进“大李祖”片区一探究竟。

从李祖到“大李祖” 片区组团带来新变化

走进后宅街道稠岩村集装箱市集,造物社DIY手作店主理人薛鹏正带着前来参加研学的小朋友们体验考古挖宝课程。从李祖村搬到稠岩村,薛鹏的造物社迎来了新生。

“李祖村租的房子到期了,这边刚好又在招租,我就报名租下了这几间店面。”薛鹏笑着说,去年以来,加入“大李祖”共富联盟的稠岩村不断有“新动作”,这样的变化让他觉得稠岩村未来可期。“集装箱市集真的很出片,欢迎大家来玩。”

薛鹏口中的“大李祖”共富联盟,是后宅街道“浙江‘千万工程’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它以李祖村为核心,携手稠岩、方塘、岭脚、大傅宅、岩南、坞灶、下万、陈宅8个行政村,以及市城投集团、交旅集团等多个单位“集结成团”,探索区域联动发展。

“片区组团发展,带来的变化是肉眼可见的。”李祖村运营团队相关负责人傅正博告诉记者,李祖村一个村就几百人,发展空间是有限的,再怎么发展也就1.09平方公里。但“大李祖”片区组团发展,意味着区域未来的发展不再局限于一个村。

如今的李祖村,已从一个1.09平方公里的小村子,逐渐转变成18.76平方公里的“大李祖”。从李祖到“大李祖”,片区组团发展给乡村带来了新变化。去年1月,李祖、稠岩等9个村共同投资成立大李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探索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

同年5月,更大的发展助力出现了——“大李祖”片区成功获批国家“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记者观察到,其试验项目细化到各个共富联盟村的81个实施项目中,和美乡村环境提升工程、周边景观工程、道路基础配套等项目占比颇高。

“这些项目既是贯通‘大李祖’片区的关键,也是‘大李祖’持续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的最新实践。”后宅街道塘李共建委负责人缪晨昊介绍,片区组团发展的优势显而易见,区域大了、资源多了,可以谋划的项目也就更多了。目前,81个实施项目已有部分项目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其余项目也计划在今年年底全部完工。

“我们将推出漂浮网红步道、漂浮咖啡馆、漂浮水乐园、水上卡丁船4大业态,给游客更好的游玩体验。”岭脚村党支部书记方健山笑着说,随着“水韵岭脚”项目的完工,他们将打造出一个集亲水体验、户外运动与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新地标。

同样在发生变化的,还有方塘村。“李祖村的整体风格偏中式,与我想要的风格不太符合。方塘村有适合我的房子,而且就在李祖村边上。”在方塘村经营歌和餐厅的主理人刘金云逸笑着说,李祖村外溢的客流群体,成为她前期的主要客流。

从一村之变逐步发展为一域之变,“大李祖”片区组团带来的新变化,也让9个村都尝到了“甜头”。去年,这9个村集体总收入超2400万元,同比增长27.56%。

片区组团发展 “集聚联动”是挑战更是机遇

连日来,在后宅街道稠岩村附近,几台挖机正忙着平整土地,开展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该项目将有效提升当地农田的质量和规模化、集约化利用水平,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涉及稠岩村、大傅宅村、岩南村等多个村的农田。“这要是放在以前,想促成这样的跨村项目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后宅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片区组团是个全新的课题,尤其是涉及9个村子,其难度更是可想而知。

记者了解到,组团发展其实并不是“新鲜事”。尽管各地叫法有所不同,有的叫风貌带,有的叫共富带,有的叫联合体,但百变不离其宗,其本质是打破原有的村域疆界,让各村资源摆脱区域限制,在更大的物理空间内实现自由流动和重组。

从各地乡村过去的片区组团发展实际来看,村与村之间融合度不高、产业链黏合度不牢,或者形态上集聚了、发展优势却不显著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片区组团发展不是几个村简单组合,而是通过制度重构和机制创新,从整个片区的视角强化资源统筹与要素联动,推动片区协同发展,产生‘1+1>2’的集聚效应。”“大李祖”专班工作人员表示。

今年4月,省委农办、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乡村片区组团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也是浙江首次针对乡村片区组团发展出台的指导文件。《意见》提出,要以重点村为重要节点,联结周边若干个地理区域相邻、资源禀赋相近、产业特色相似的村,推进“重点村+周边村”组团联动发展,破解村庄建设发展不平衡难题。

如何才能加强“大李祖”的聚集效应?李祖村运营团队负责人金靖认为,以片区组团的形式谋发展,最关键的是把片区内的资源要素放在一个“大盘子”里去统筹考虑。只有以片区形态去统筹推进,才能进一步拓展和培育新型业态的生长空间。

为此,“大李祖”9个村共建共担成立“大李祖”强村公司,参与承担片区项目开发、产业运营等。实施项目收益归强村公司、村集体照股份分红;同时,鼓励农创客通过“创客+农民”“土特产代销”协作等模式,把先进生产技术、经营理念传授给村民。

“村与村之间想要形成聚力,必须围绕产业发展设计好突破口,让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努力方向和具体的发展目标。”后宅街道农办副主任鲍芬英说,产业就是组团发展的根本。离开了产业,片区组团发展就失去了动能。

当然,各村产业规划还应当遵循实际、可持续发展。鸭梨山大营地、杨梅山庄、百香果山庄、水库营地……一个个因地制宜的实施项目,让“大李祖”片区的村民们看到了各自乡村的未来,进一步坚定了加入“李祖大家庭”的信心。

从片区组团到县域互动 “大李祖”不断做大共富朋友圈

“快来尝一尝,老字号紫米松糕!”“温州特色小吃瘦肉丸,纯手工捶打的肉馅”“自己种的小番茄,来一盒试试吧”……今年4月,一场由温州龙港与义乌两地农创客发展联合会主办,名为“海陆双拼趴”的共富市集在李祖村火热进行。

短短一天时间,该场共富市集共吸引游客近万人,累计销售额10万余元。共富市集火热的背后,是义乌、龙港两地的农创客资源互通、模式互鉴,持续深化跨区域合作,并以李祖农创客聚集地为载体,推动全省农创客“大走亲”共富新路径走深走实。

为加快推动建设“大李祖”农创客培育孵化高地,擦亮共富市集“金名片”,今年以来,李祖村运营团队以李祖村为主阵地,常态化、个性化开展共富市集主题系列活动,积极拓展乡村文旅消费新场景,不断做大“大李祖”的共富朋友圈。

如今的“大李祖”,正通过联农带农、资源整合、品牌共享、产业同兴,不断做大共富市集流量,发挥共富市集推动内需、扩大内需的作用,真正让城乡市场融合起来,充分激活农村内生发展动力,为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添活力、增动能。

“要想持续发展下去,‘大李祖’就得不断去尝试更新的东西。”金靖说,就在前几天,李祖村还联手小红书,加入了全国首批“小红村”的行列。可以说,“小红村”既是对李祖村独特魅力、活力氛围、文旅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大李祖”发展的新尝试。

“小红书上活跃着一批懂得网络宣传、擅长内容输出的年轻人,他们不仅仅是游客,更是乡村探路人。”金靖介绍,小红书还将以“小红村点亮计划”为契机,培养“大李祖”的本地内容创作者成为“乡村探路人”“家乡代言人”。

“培养更多的小红书主理人,深度挖掘‘大李祖’的乡村特色,沉浸式讲解‘大李祖’有什么、玩什么、怎么玩,实现乡村深度体验和小众旅行从线上种草到线下拔草。”金靖说,“大李祖”的农创客、村干部、运营团队工作人员,都可以成为“家乡代言人”。

“通过片区组团、飞地抱团扩面提质,加速区域内村庄共同奔富。”后宅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大李祖”将继续依托“重点村+周边村”的发展模式,构建党建联建、规划联编、建设联动、整治联片、设施联通的片区发展模式,打造一个全新的“大李祖”,为我省进一步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案例。


“红扳手”夏日送清凉 汽修服务护航出行  “一站式”打通城乡供销互助路径  上溪与稠城携手共创党建联建新模式  竹板一打声声响 消防安全听我讲 义乌消防有支“快板宣传队”  兴业社区举办财商体验营活动  我市第八届幼少儿舞蹈比赛落幕  

义乌网

GMT+8, 2025-7-7 17:4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