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年,吕蒙正年幼时,其父受小妾挑唆,将他和母亲赶出家门。母子俩无处可去,只得住在破旧的砖窑里,白天到寺庙里吃施舍的斋饭。很多人瞧不起吕蒙正,甚至不愿意和他说话。 可谁也没有想到,若干年之后,吕蒙正考中了状元,被任命为升州通判。自从接到喜报,吕蒙正的家里便门庭若市。府里的、县里的、镇里的、村里的,纷纷带着重礼,前来祝贺。吕蒙正百感交集,趁客人们喝酒吃饭的时候,在书房里写了一副对联,然后笑着对大家说:“晚生草就一联,呈请诸位一阅。” 接着,他把对联展开。上联是:“旧岁饥荒,柴米无依靠。走出十字街头,赊不得,借不得,许多内亲外戚,袖手旁观,无人雪中送炭”;下联为:“今科侥幸,吃穿有指望。夺取五经魁首,姓亦扬,名亦扬,不论王五马六,踵门庆贺,尽来锦上添花。” 是啊!想当初,我贫困潦倒、求告无门、瑟瑟发抖的时候,你们怎么不来看我一眼?甚至唯恐躲之不及。而如今,我榜上有名、衣食无忧、手握重权的时候,却都来锦上添花。有意思吗?看我傻呀? 这些来客看了,都羞得无地自容。不一会儿,便一个个灰溜溜地走出了吕府。 《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故事,和吕蒙正的遭遇非常相似。范进家里穷得经常揭不开锅,即便到放榜那天,他还抱着家中唯一的母鸡在大街上叫卖。而来往的内亲外戚、王五马六,抛来的都是鄙视的目光。 而当他中举之后,“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当地的张乡绅,不仅拿来五十两银子作为贺仪,而且还送给范进一座三进的院子。这可真是“贫居闹市无人问,官在深山有远亲”。 这似乎也成了一个规律,不管你以前是干什么的,也不管你的官位是怎么来的,只要你当了官,有了地位,亲戚和朋友就会马上多起来。以前认识的不认识的,搭理你的不搭理你的,这时候都来巴结和捧场。说你爱听的话,办你想办的事,给你各种各样的礼物。 这时候,很多得势者也会飘飘然起来,觉得自己能力特别强,本事特别大,人缘特别好,威信特别高。别人来讨好逢迎,也在情理之中。还有的人,以“锦上添花”的力度和热度论亲疏。把跑得勤的、送得多的、嘴巴甜的、腰弯得低的,看作是亲信和朋友。 吕蒙正这副对联,算是给得势者的清醒剂。尤其是居于高位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前来锦上添花者,绝非都是真正的朋友。添花是为摘花,讨好是为利用,一旦自己有个闪失,落井下石者,也必定在这些人中。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雪中送炭怀的是慈善之心,不求回报,也难有回报。锦上添花藏的是功利之心,今日投出去,他日收回来,而且翻倍收回来。给你添花,就是想利用你手中的权力。如果你拒为其用,转过身去就会恨你和骂你。 扶危济困需要雪中送炭,求职就业需要雪中送炭,实现共同富裕,也需要雪中送炭。所以即便进入新时代,我们依然要少点锦上添花,多点雪中送炭。 |
GMT+8, 2025-5-12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