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伴随着挖机“咚咚咚”的作业声,位于苏溪镇范家村的最后一栋房屋成功拆除,这是继12月16日晚范家村征迁100%签约后,苏溪镇用9天时间完成范家村房屋拆除工作,为该村征迁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也为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项目落地腾出空间。 这是一份凝聚汗水的成绩单——89天,范家村涉及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项目房屋280户,实现100%签约、100%拆除。另外,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暨金甬铁路苏溪集装箱办理站项目11个村1194亩均已完成签约,843穴坟墓完成搬迁。 位于金甬铁路苏溪站附近的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项目,是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重要项目,是全球首条电气化双高箱运输试验线——金甬铁路的支撑性项目。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项目一期暨金甬铁路苏溪集装箱办理站项目,接轨于金甬铁路苏溪站,利用金甬铁路与外环路(G351国道)之间的空间,主要规划铁路装卸作业区、集装箱堆场区、海关监管区、场站办公区等区域,主要承担宁波—义乌进出口海铁联运业务。自2021年3月24日,义乌市与浙江省海港集团签订框架协议,拟在金甬铁路沿线,范家—上山下区块建设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以来,苏溪镇高度重视国际枢纽港征迁安置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靠项目沿线村以及社会各界力量的鼎力支持,顺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确保项目无障碍施工。 去年,苏溪镇完成了金甬铁路(苏溪段)9.8公里,涉及15个行政村、484亩的土地征收工作。同时,苏溪镇提前谋划,同年完成上山下村整村搬迁,为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 今年7月,范家村征迁工作正式启动签约,此时正是义乌夏季高温季节。攻坚小组的办公室里,藿香正气水、润喉糖、菊花茶等都是常备物品。“我们小组成员中暑是常见现象了,但小组成员没有一个人因生病请假。”范家村征迁工作小组副组长单明说,小组成员还主动放弃休假,坚守在一线,加班加点成了他们工作的常态。 “我有亲戚在范家村,我报名。”今年58岁的苏福社区党支部书记吕大兴,得知镇里要成立范家征迁工作小组的消息,他第一时间报名。通过积极发挥本土人脉优势,大大加快了工作进度,为征迁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开了良好局面。在征迁工作中,像吕大兴这样的干部还有很多,如即将退休的老干部楼启书、镇农业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张松林、镇综合监管中心负责人颜瑞康等,他们在完成日常繁杂工作的基础上,常常利用夜晚、周末和节假日到征迁一线宣传政策,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用真诚服务打动群众。7月30日,首次实现签约过半目标。随即,工作小组再接再厉,群众对政策越来越理解,征迁工作也变得顺利起来。 今年以来,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确保工作不间断、节奏不延缓,工作组成员始终坚持“干”字当头,拒绝“躺平”,积极对接项目手续办理,夜以继日加快征迁,以“抢”的状态推动项目落地。特别是今年8月以来,征迁工作遇到了不小的阻碍。“防疫工作要做好,征迁工作也不能耽误。”单明说,工作人员利用给村民做核酸和送物资的机会,给征迁户做思想工作。 “村民有什么困难我们就帮助解决什么困难,村民有什么顾虑我们就帮助打消顾虑。”苏溪镇副镇长、范家村征迁工作小组组长田永俊说,党建统领,践承诺、办实事,以心换心,我们的征迁工作始终是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政策执行到底、一个标准补偿到底,赢得了村民的广泛支持。 |
GMT+8, 2025-7-19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