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运作的机器织造区、工人半手工操作的缝制区、有序打包发货的包装区……2月22日,位于赤岸镇的义乌市顶创针织厂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的景象,从这条现代化、自动化的流水线上生产出的内衣成品,将陆续销往国内各省市以及欧美地区。 据了解,这家小工厂的订单量回暖盛况来之不易。“受疫情、季节限定等因素影响,厂里的订单发不出,原材料进不来,连工人工资都发放困难。”义乌市顶创针织厂负责人郑庆芳坦言,积压的货物堆了整整一层楼,小厂面临巨大压力。 就在小工厂一筹莫展之际,大走访带来了转机。为落实落细“四大双千”活动要求,连日来,赤岸镇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分片开展大走访,并由镇经发办牵头深入辖区企业,一边宣贯助企发展等配套优惠政策,一边收集企业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走访到义乌市顶创针织厂时,镇经发办了解到该工厂存在的实际困难,第一时间与义乌农商银行赤岸支行对接,并在最短时间内帮助企业解决了资金问题。 小工厂积蓄“大能量”,义乌市顶创针织厂在经历了短暂“缺氧”后又“满血复活”,重新投入运作。记者了解到,该厂车间加班加点赶订单,近一个月内产值就达到200多万元。“金融的支持为厂区的稳定生产提振了信心,感觉背后有了强大的保障。”义乌市顶创针织厂厂长骆小荣表示,预计今年订单较去年增加1/3,美金创汇约600万元。而目前,该厂已接的外贸订单生产时间排到了4月份,主要销往美国、墨西哥、日本、韩国、德国、丹麦等国家,内销订单生产时间也已经排到年底,厂区目前有100多名员工,后续将视情况扩大招工。 义乌市顶创针织厂的“逆袭”发展,只是赤岸镇“四大双千”活动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为了给辖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截至目前,赤岸镇共走访了172家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现状、回应企业关切问题、掌握企业实际困难,并收集了问题53个,现已解决问题42个,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资金保障、规模提升、企业用工等方面。 同时,赤岸镇与义乌农商银行赤岸支行保持密切联系,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提供上门服务,目前银行正在对接业务的企业有10多家。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据悉,赤岸镇还在便民服务中心专设企业服务窗口,根据政策简化企业办事流程,并开通24小时自助机办理服务,让企业办事少跑腿、零跑腿。 “好政策的支持,能让企业的发展‘事半功倍’,这就需要我们持续做好政策落地服务和牵线服务。”赤岸镇经发办主任王军锋表示,下一步,赤岸镇将深入落实落细助企纾困举措,牵牢金融服务的“红线”,让辖区企业资金“引进来”,产品“走出去”。 |
GMT+8, 2025-5-13 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