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磬桥,因寺得名。佛堂镇内主要商业大街之一,身处渡磬寺旁,连同途经的一座大桥,分别被命名为渡磬路、渡磬桥。 距今短短30年的历史,渡磬桥见证了佛堂发展最为快速的时代。如今,渡磬桥改造重建工程即将完工,该桥与佛堂古镇伏虎桥、万善浮桥等遥相呼应,成为佛堂古镇“一江两岸三桥”及佛堂交通“四纵三横”规划布局中的重要部分,助力双江湖新区建设。 投磬渡人成传说 百年庙会忆繁华 渡磬桥,佛堂古镇“一江两岸三桥”中最“年轻”的一座桥,但这个名字,却很不一般。“渡磬”二字,承载着佛堂古镇悠悠历史。甚至有人说,先有“渡磬”后有“佛堂”。 据1987年版《义乌县志》记载:“传说南朝梁代(502—557)天竺僧达摩云游双林乡时,为寺主持傅大士带领民众抗洪抢险的义举所感,遂投磬江中当渡船,救出被洪水围困的百姓,后人为纪念达摩与傅大士救世之恩,于投磬处募建‘渡磬寺’。因寺楹联有‘佛堂市兴永千秋’,后人遂名此地为佛堂,渡磬寺也被称为古佛堂。” 另《傅大士集》卷之四第48页附文《嵩头陀法师传》载:“普通元年(520)……(嵩头陀达摩)行至佘山,江水泛滥,船人不肯渡。法师乃布散水上,手把铁鱼磬,截流而渡。”由此可见,“达摩投磬江中当渡船,救出被洪水围困的百姓”的民间故事流传甚广。当然,从现在科学角度考量,投磬渡人的民间故事真实与否,便不得而知了。 “现在的渡磬寺,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我们也不是很清楚,但以前渡磬寺是很大的。”佛堂镇大成社区竹园村书记朱恒龙说,如今的渡磬寺,是上世纪80年代村民自发募捐重修的,寺庙门口还有“古佛神灵安四境,佛堂市兴永千秋”的楹联。 佛堂镇镇志办工作人员贾沧斌告诉记者,渡磬寺以前在“佘山之巅”,就是达摩救人的地方,原名龙邱岩寺。龙邱岩寺人气很旺,邻近村张宅村、徐塘下村的宗谱,被称为《龙陂张氏宗谱》《龙陂徐氏宗谱》。龙陂,意为在龙邱岩寺附近。 “据传明太祖朱元璋为逃避追兵,在龙邱岩寺内躲过一劫,又将龙邱岩寺改名为朝江府。”贾沧斌说,朝江府在如今佛堂镇江北社区文昌里小区附近。晚清年间,在佛堂的徽商为争取民心,又将渡磬寺易址迁建至佛堂新安会馆边上。 对佛堂居民来说,“十月十”是一个特殊的节日,而他的由来也与渡磬寺有关。据悉,佛堂“十月十”最早出现在1932年左右,当时佛堂商会会长赵钦生,为了继续保持古镇商业繁华,决定举办庙会。商会依托渡磬寺,借农历十月初十达摩祖师生日,兴办佛堂庙会。在商会的大力筹划下,庙会期间,佛堂街上人流如织、热闹非凡,佛堂庙会因此声名远播。 这之后,每年农历十月初十,佛堂都要举办庙会,而且一年比一年办得隆重。如今,有着90多年历史的佛堂“十月十”,已从原来单一的商品交流会,发展成了现在集综合商业、地方产业、传统文化和民间才艺于一体的盛会,并更名为“十月十”民俗文化节。 关于“渡磬”的传说,只要是佛堂人,无论年纪大小,总能说上几句,这也算得上是佛堂人民最为深刻的记忆之一。渡磬社区、渡磬路包括渡磬桥,也因此得名。 过江隧道通南北 渡磬新桥展英姿 渡磬桥,建于上世纪90年代,桥宽12米,设双向两车道。 为通行便利,佛堂镇在渡磬寺附近江面的位置上修建了渡磬桥,在伏虎桥、万善浮桥的下游。为了纪念达摩救人的善举,取名为渡磬桥。有了渡磬桥之后,渡磬桥两岸的百姓走动起来更方便了,不用再绕行到伏虎桥或万善浮桥。 “我家门口就是东王圆盘,大部分车都是从我们这里过江的。”佛堂镇渡磬社区下市村村民郑先生说,渡磬桥建起来之后,成了佛堂古镇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 渡磬桥两侧,开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店。渡磬中路与建设西路交汇口的樟球面馆,见证了渡磬桥的兴衰。“以前这里很热闹的,菜市场、杂货铺、面馆,什么都有。”面馆老板说,后来东王圆盘撤掉了,桥两侧也限高了。这两年渡磬桥改建,人流量就更少了。 2021年,由于通行能力不足,承载着佛堂人30年回忆的渡磬桥开始重建。7月9日上午,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桥面基本完工。一座桥面宽22米、双向四车道的新桥,即将呈现在市民眼前。 “长期以来,佛堂镇区道路承载能力有限,佛堂大道、渡磬路、双林路等道路交通压力较大。佛堂南北两翼联通,主要依靠蟠龙桥、伏虎桥和渡磬桥以及更下游的上佛路义乌江桥。”佛堂镇城建办相关负责人说,之前的渡磬桥,桥宽仅12米,桥两头还设置了限高杆,只允许小车通行,加上双向两车道,通行能力实在有限。所以要趁朝阳路过江隧道工程契机,统一规划将渡磬桥拆除,改建为桥面宽22米、双向四车道的新桥。 据了解,朝阳路过江隧道是市交通重点项目G527与临苍公路义乌佛堂联络线的控制性工程,由市双江湖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建设,设过江隧道一座,总长1488米。同时,工程对渡磬路进行改造,改造路段南起建设路、北至蟠龙路,采用三级公路标准兼顾城市道路,设计速度40km/h,设大桥一座,长238米。 在渡磬桥施工现场,双江湖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朝阳路过江隧道是我市首条镇区过江隧道。G527与临苍公路义乌佛堂联络线工程于2021年7月中旬开工建设,朝阳路过江隧道工程与桥梁改建工程也同期进行,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 改造后的渡磬桥,是一座以交通为主、景观为辅的廊桥。双江湖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渡磬桥及朝阳路过江隧道完工后,将进一步明确佛堂古镇“一江两岸三桥”的整体布局,促进佛堂南北两翼发展及双江湖新区开发建设。 渡磬桥两侧,近年来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渡磬桥南侧,佛堂宝龙、美的宝龙、吴溪印象、新安里小区,一个个现代化住宅,展现着佛堂美丽城镇及小城市培育的成果。渡磬桥北侧,朴素典雅的古民居苑,拔地而起的王宅集聚区,高低错落的文昌里小区,还有疏港快速路从天空划过…… 将古老的历史传说元素,埋设在市政建设的现代建筑里并使其复活,渡磬桥已然成为佛堂人心中的一道风景。伫立在渡磬寺旁,静观古镇繁华。在佛堂美丽城镇及双江湖新区建设下,古镇越来越壮大,枝繁叶茂。很多佛堂记忆已经随着发展,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空留一声叹息。新的规划蓝图里,又能保留多少关于“渡磬”的佛堂记忆? |
GMT+8, 2025-5-15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