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舞蹈、唱越剧、练书法、做藤球……7月起,由市文广旅体局主办的“花开四季”公益课堂陆续开课,内容涵盖艺术普及、益智趣味、传统文化、研学实践、名师特色、体育活动等,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添彩。 “花开四季”经过三年多的培育,从最初的课外公益学堂,发展成为义乌市少年儿童精神富有工作品牌,促进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协同育人格局的形成,青少年普遍受益,获得市民高度认可。 截至今年暑期班,“花开四季”在全市14个镇、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村文化礼堂、悦读吧、社区文化家园及全市公共文化场馆、体育场所共开设了850余个班级的近5700场课程,服务近11万人次。 为假期增添艺术色彩 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它不仅展现美,更是通过舞者的肢体运动表达舞蹈的主体思想。“速度和力度最能展现舞蹈的真谛。”7月4日,特邀省级专家、国家一级演员,在市文化馆为舞蹈大师班的孩子们讲解和演示动作要领。 当孩子们动作做不到位时,老师就拍拍孩子的肩膀和脑袋,一一纠正她们的动作。“我们希望孩子在学习中,能够学到基本功最重要的部分。”舞蹈老师表示,学习舞蹈要有特别大的毅力和决心,一年365天,每天进步一点点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来学习的孩子们年龄层次不同,但她们在课堂上都特别认真。”舞蹈老师如此评价孩子们。 今年15岁的陈艺文,目前就读于浙江省杭州艺术学校,她从3岁开始学习肚皮舞,后来又学拉丁舞和中国舞。“这几天学习下来,感觉收获颇丰,老师手把手地纠正我的不足之处,感觉提升很多。”陈艺文说,自己准备报考北京舞蹈学院,现在每天会抽大约两三个小时练习舞蹈。“这次暑假,有幸能在自己的家乡上到国家一级演员老师的课,非常幸运。” 舞蹈是美的艺术,同样妙不可言、美不胜收,兼具舞蹈元素的还有越剧。7月8日,城西街道井头徐村文化礼堂内热闹非凡,一阵阵婉转、悠扬的唱腔从内传出,原来是少儿越剧班开课了。 负责教学的陈老师为学生们进行了示范演唱,一句句教,一遍遍指导。大家认真学唱,一遍遍下来,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纠正了唱腔,掌握了越剧的唱调。 “少儿越剧班让儿童零距离接触越剧表演形式,学习唱腔招式,了解越剧文化,感受传统艺术蕴含的宝贵民族精神。”“花开四季”公益课堂负责人表示,不管是少儿越剧班还是舞蹈大师班,旨在为孩子们的假期增添亮丽的艺术色彩。 为孩子创造动手空间 “花开四季”课外公益学堂,由各镇街根据地域特色提出课程需求,由市文广旅体局统筹安排,把“看什么、学什么”的权利交给群众,为百姓送上文化大餐,在为孩子们创造自由空间的同时,不知不觉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 “小朋友,先将藤蔓绕成一个小圆圈,并用线将其固定。然后,从中心点开始,用藤蔓编织出一个球形。”7月8日,在江东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阎老师仔细讲解藤球制作方法。 活动现场,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藤球知识,根据相关原理专心制作纸质藤球模型。“我知道今年金华要举办亚运会藤球比赛和足球小组赛,真希望到时候可以去现场看球。”在稠城一校读三年级的邵君雅热衷体育运动,听说“花开四季”暑假班特别开设了喜迎亚运做藤球研学实践课程,她马上报名参加。她说,要和同学们一起积极传播亚运精神,展现新时代义乌好少年的精气神。 “这个研学课堂是为了让更多小朋友了解藤球项目,也希望借助亚运会这一契机培育出义乌藤球运动发展的土壤。”该公益课堂负责人说,传统手工艺一直深受小朋友们喜爱,本期还新增了“传承竹编之美”“千年丝路探寻记”等研学实践课,希望小朋友们可以寓学于乐。 在“大陈小集”展销馆,一群小朋友正在探索非遗竹编的魅力。“非常有意思,让我对竹编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体验了一次古老的技艺。”张娴小朋友激动地说,这次实践课让她体悟到了竹编艺人的匠心精神,作为青少年应该更加珍视寻常生活中的传统技艺。 据负责人介绍,“花开四季”课外公益学堂让“城里孩子”“乡下孩子”、本地居民子女和外来建设者子女共同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激发了孩子们的课外学习积极性,为他们创造了诸多提升空间。 为成长开设特色课程 为确保少年儿童在“花开四季”课外公益学堂有所收获,暑假特开设名师特色课程,引导他们在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氛围中培养兴趣爱好。 7月8日,由王鸿名师工作室的精英教师团队授课的跨界生长阅读(走读义乌名家系列)课程在雪峰书屋开讲。该课程是“花开四季”公益学堂暑期班推出的名师特色课程,来自全市城乡各学校的26名小朋友将在8天内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 据悉,跨界生长阅读是以童书为依托,以童心作底色,让孩子们享受阅读幸福感的同时,提升写作能力。 “这个课程就是引导孩子们享受阅读,从‘阅读’走向‘悦读’,以阅读引领成长。”授课老师朱宇航介绍,跨界生长阅读不仅让孩子们进行个性化阅读,更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创作。 名师特色课程除了跨界生长阅读,还有“儿童心灵成长+父母课堂”,它针对幼升小、小学低段学生在成长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父母掌握一些基本的沟通技巧与方法。 “我们将以‘花开四季’课外公益课堂为抓手,依托‘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通过构建常态化‘文教合作’‘体教融合’和‘科技联动’机制,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少年儿童精神富有工作品牌纵深发展。”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花开四季”课程将持续拓宽课程深度广度,逐步推出以“走读义乌”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并持续编撰“义乌名人文化”“义乌孝义文化”“义乌非遗文化”等一系列少年儿童传统文化读本,让少年儿童在沐浴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健康快乐成长。 |
GMT+8, 2025-5-15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