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义乌工作,我很安心,这里大有用武之地。”今年43岁的李旭辉来自河南商丘,2003年大专毕业后到义乌市嘉奇食品有限公司工作。入职20年来,他参与修订行业标准,推动完成企业多项技术革新,为企业赢得了较高的行业影响力。今年“五一”前夕,李旭辉入选2023年“八婺金匠”培养项目人员名单。 近年来,义乌市总工会着眼建立健全有利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政策体系,从加强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到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着力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走深走实,激励广大产业工人立足岗位、提升技能,推动产业工人由“工”变“匠”。 聚焦技能有为 筑造匠心品质 炎炎夏日,走进义乌绿色动力小镇,只见吊机林立、桩机轰鸣,工人们繁忙有序。总投资213亿元的义欣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113亿元的正泰光伏电池和组件项目、总投资13.7亿元的威克抗老化胶膜项目……各大项目建设正酣,奏响了小镇发展的交响曲。 “随着新项目的不断入驻和落地项目产能释放,绿色动力小镇的‘绿色新能源+汽车动力’产业格局已愈发鲜明。”绿色动力小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0年被命名为第四批省级特色小镇以来,绿色动力小镇已分步建成产业发展核心区、创新综合服务区、运动休闲体验区、城镇综合服务区等四大功能区,目前投产企业7家、在建企业2家、省重大产业项目5个。绿色动力小镇结合自身特色,多措并举强化产业工人队伍技能素质建设,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建功立业。 2021年,绿色动力小镇被列为全省深化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域综合试点。小镇聚焦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每年在吉利举办工匠文化节,近2年共设置技能竞赛项目23项,1000多名职工参与,共评选出吉利工匠10名、公司“操作能手”300余名。 同时,畅通职工发展渠道,打造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浙江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成为义乌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单位,目前已累计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评定140人;创建技术工人“星级”发展通道,完善一线职工七星级发展机制;加强创新工作室建设,打造技术攻坚平台,在义乌吉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建立以高技能人才为领衔的2个工作室,培养技能人才21人,先后开展21项技术攻关或技术改造工作;积极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去年通过师徒结对培养电路板清洗技术人员2名。 勇立产改潮头 赋能新业态发展 走进义乌陆港电商小镇,一群产业工人正在排练与“橙领”相关的节目。据悉,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载体多样化,陆港电商小镇每年举办党课宣讲、爱国教育基地参观、红色观影等专题教育活动20余次,打造了“党史微课”“我是青年红主播”“青年微评”等一批产业工人喜闻乐见的特色品牌活动,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增进思想认同,引导产业工人坚守初心、勇担使命。 “我们大力开展选树典型活动,通过‘橙领’奋进说、劳模宣讲等不同方式宣传优秀职工事迹。”陆港电商小镇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激发“两新”党支部活力,创新开展了“一楼宇一联络”“一党员一示范”“一书记一项目”“一支部一特色”4个“1+1”特色党建行动。 据悉,陆港电商小镇于2021年列入义乌深化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该小镇创新打造“超级‘橙领’”改革品牌,努力建设以青年职工为骨干,独具电商特色、充满活力、素质良好的新业态产业工人队伍。通过整合资源,建设综合性人才服务平台;与杭州工业大学等20余家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促进产学融合;举办创业沙龙,通过“青蓝计划”名师带徒等方式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同时,积极建设宜居宜业环境,服务内容覆盖纠纷调解、法律咨询、心理辅导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通过组建5个志趣社团、建设六大文化阵地、开展N项精品活动,做到“四季有品牌、全年有活动”。 义乌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义乌新增了15家产改试点企业,将推动140家已建会的规上企业参与产改。接下来,义乌将把改革试点工作作为共富举措深入推进,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切实解决产改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围绕“扩面、深化、提质”全域试点目标,在镇街、产业园区(特色小镇)、非公企业、新就业形态等领域重点推进,以现场会、培训会等形式深化试点工作。同时,总结经验、提炼做法,确保产改工作不断走深走实并取得实效,为义乌高质量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提供强劲动力。 |
GMT+8, 2025-5-15 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