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再优化一下,尽量拓展它的性能。”昨天,在义乌吉利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八婺金匠”王涛聚精会神地与工友调试机器。他说,义乌的产改工作为企业一线工人提供了成长沃土,让他们有机会在新时代成长出彩,在共富路上越走越欢畅。 近年来,义乌市总工会把带领职工共富作为工作重点,在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同时,通过“培训+竞赛”赋能企业人才破土冒尖,全面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拓宽职工增收渠道,推动实现企业更充分更高质量发展,打好助力共富“组合拳”。 “培训+竞赛” 赋能人才破土冒尖 和王涛一样,今年义乌共有24名职工入选“八婺金匠”培养项目人员名单,周云也是其中一个。 “在我看来,能评为‘八婺金匠’,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分不开的。”周云是义乌市易开盖实业公司模具车间主任,钳工一级(高级技师)。今年是他在易开盖公司从事模具制造的第26个年头,成为公司高精度模具制作领域的“带头人”。他不仅拥有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还有“开启力测试仪的设计与开发”等5个项目获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奖。 2019年5月,义乌市委市政府印发《新时代义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对标自贸区、干实试验区和统筹推进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面提升产业工人素质,推动建设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义乌市易开盖实业公司借助“产改东风”,以各类技能大赛、企业技能比武为抓手,借助竞赛掀起重视技能、尊重工匠的热潮,将技能工匠打造成人人尊重的企业明星,持续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高技能人才都是‘金不换’的宝贝,是坚如磐石的企业之基。”义乌市易开盖实业公司工会主席贾江洪表示,在产改工作中,公司重点突出高、精、尖、缺等高技能人才培养,通过完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方式,创新推行技能等级“双认证”体系,搭建职业晋升体系,为一线技能工人提供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展示的平台。 据悉,2020年,义乌市易开盖实业公司成为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目前该企业自主认定的技工、技师有188人。通过教育培训、技能竞赛、名师带徒等举措,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素质硬、技能强、会创新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保障+激励” 赋予产业工人荣光 在义乌森山健康小镇铁皮石斛标准化种植基地,浙江森宇实业有限公司的汪玲娟与义乌市铁皮石斛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经常探讨铁皮石斛良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等问题。 说起产改带来的收入变化,在一线干了20多年的汪玲娟感触颇深。“过去工资收入由岗位薪酬和绩效薪酬组成,现在公司调整岗位工资标准,提高企业年金缴存比例,让我和工友们享受到了相关职级的岗位津贴。” 为拓宽产业工人成长通道,2019年,浙江森宇实业有限公司利用工匠创新工作室等平台,开展“青蓝计划”,创新形成“十二门生”“星火计划108将”“老兵带徒”等系列带徒形式。广泛开展营销中心月度PK、技能比武、榜样评选等活动,带动广大职工学习知识、增长见识、提升胆识,培育、弘扬和践行劳模工匠精神。企业设立初、中、高级三级操作工等级,引导普通工人向技术型产业工人转型,每月分别给予200元、400元、600元补贴。 “公司建立的技能水平与薪酬等级挂钩制度,就是含金量很高的系列产改措施之一,在岗位工资、企业年金缴费比例、技能津贴等政策上体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产改措施出台后,汪玲娟不仅评上了高级农艺师,还当上公司农业部长一职,让她收获感满满。 义乌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扩大职工共富群体,义乌通过大力实施新时代浙江工匠培育工程,营造了“崇尚技能,走技能成才之路”的浓厚氛围。通过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深化政校企合作、产教训融合,今年计划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8万人次以上,培养新增技能人才1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000人;围绕“4+X”现代制造业体系、现代服务业体系组织开展13场以上的职业技能竞赛,动员各镇街总工会、产业工会开展60场以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带动参赛职工超2万人次。 |
GMT+8, 2025-7-9 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