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网络新闻 查看内容

浦江孝义文化除了“江南第一家”,还有孝门村

2023-12-13 09:31

摘要: “浦江历史悠久,孝义文化内涵丰富,颜乌传说、‘江南第一家’事迹名冠天下。浦江还有很多孝义文化景观遗迹,如郑宅的孝门桥、孝感泉,杭坪的孝子牌坊,岩头的孝义坊等。”日前,浦江县郑宅镇孝门村文化礼堂,民俗与 ...

“浦江历史悠久,孝义文化内涵丰富,颜乌传说、‘江南第一家’事迹名冠天下。浦江还有很多孝义文化景观遗迹,如郑宅的孝门桥、孝感泉,杭坪的孝子牌坊,岩头的孝义坊等。”日前,浦江县郑宅镇孝门村文化礼堂,民俗与文史研究专家、高校教授、文史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探究浦江孝义文化。

现场讨论热烈。与会专家表示,浦江孝义文化中,秦孝子颜乌在浦江、义乌的传说由来已久,且在历代《义乌县志》《浦江县志》皆有记载,浦江还有“乌伤大墎”的历史遗存,更有颜乌在浦江孝门等系列民间传说故事。浦江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洪国荣说:“浦江孝义文化已经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浦江孝义文化源自孝门

孝门村距浦江县城14公里,351国道贯穿东西。“这是浦江建村历史最早的古村落之一,浦江孝义文化发源地,感动一代又一代人的民间传说中的颜乌也出自浦江孝门。”洪国荣说,浦江在秦时是乌伤属地,早在明代《嘉靖浦江县志略》中就有记载:“思孝桥即孝门桥,俗谓(秦时)颜孝子(名乌)寓所后门。浦阳未置县时为乌伤北鄙,或是其途所从入也。村以桥名。”

孝门,顾名思义,以孝立村。翻开《浦阳龙溪张氏宗谱》,历代孝门孝子辈出。自宋代以来,孝门村先后有陈、潘、柳、张、吴等族姓慕名迁居于此,“尊老爱幼”“父慈子孝”等传统家风和村约一直在孝门村得以传承。被称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至元元年听从老师吴莱荐举,授经郑义门东明精舍,慕郑义门和孝门之家风,筑“青萝山房”于义门与孝门之间的青萝山下,著书立说、教书育人,参与制定168条《郑氏规范》,留下千古文章,被明太祖赐为“开国文臣之首”,郑义门也被明太祖赐为“江南第一家”,使孝门村和郑义门锦上添花,魅力独具。

明末清初,浦阳龙溪张氏应朋慕名迁居孝门,弘扬孝义家风,再创家业辉煌。其子张亚居在家仁德孝义,在外兴学助教、造桥筑路、赈灾救难等,一生助金捐银数以百万计,主持建设了孝门张氏宗祠、永锡堂、孝门桥等,邑内外一时无人不知其大义之名。特别是张亚居独修杭州鼓楼一事更是名震全浙,传为佳话,他的大善大义之举还感动了浙江巡抚觉罗,亲撰褒文请奖。

张亚居之子张守羔又是一个非凡之人。张守羔博学能文,自幼秉承其父风范,对父母极尽孝道。母患痈疾,他躬亲汤药,痈溃吮毒,衣不解带半年之久,不离母亲左右。不久,母痈病复发,守羔事之如初。过三月余,母去世,守羔哀毁骨立,闻者无不为之感叹。在孝门村,忠孝节义之事可谓史不绝书、如水长流。

到了近现代,孝门人物传更加精彩,不乏将军、学者、书画家等,事迹辉煌,可歌可泣。孝门女儿吴小英巾帼不让须眉,38岁成为全国劳动模范,1961年调到浦江良种场工作,后任副场长。1958年至1960年间,吴小英两次光荣出席全国劳模大会,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接见。吴小英曾说,孝不仅仅是尊重和侍奉父母,更是对自己严格要求、谨慎处事、身先士卒。

洪国荣说:“2000多年来,‘孝’在孝门村不仅是祖训家风,而且已经演变为民俗村约,成为融入孝门人血液和灵魂的文化基因。”

孝义精神推动乡村振兴

郑宅镇孝门村颜乌系列传说故事的挖掘,郑家坞杨家村“乌伤大墎”的家谱记载和遗址发现,让所有与会者感到振奋。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宣炳善在研讨会上说:“浦江孝义文化品位很高,既有郑义门的‘江南第一家’,又有孝门的‘江南第一孝’,这是浦江又一文化金名片。”

2016年,郑宅镇党委政府善用孝门村孝义家风的历史传承,顺势推出“家风指数”,将浦江孝义文化融入基层自治、德治、法治,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据悉,郑宅镇通过广泛征求民意、逐条梳理农户意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合并同类项的原则,建立并发布了《郑宅镇“家风指数”考评办法》,实行“5+1”家风指数考评标准,其中“5”为遵规守纪、邻里和睦、环境整洁、家庭和谐、诚信致富5个方面,每项20分,总计100分;“1”为奖惩情况,即加减分项,加分项为农户好事迹被村红榜、镇及县级等表扬的,酌情加5到50分;减分项是被村黄榜、镇及县级等通报批评、处理的,视情扣10分到60分。

“家风指数”推出以来,村民们越发认同,郑宅镇当地已经形成“人人争当先进户、户户争创好家风”良好氛围,和谐、友爱的氛围洋溢在孝门村。2020年上半年,郑宅镇下发了《关于开展孝义好家风建设系列活动的通知》,常态化开展家风进家堂、进学堂、进讲堂、进礼堂的“家风四进”活动,与时俱进地推动乡村治理向纵深发展。

“‘文旅富县’战略课题提出浦江要着力打造三个文化旅游区,其中之一就是‘江南第一家’的孝义文化区,范围自东向西为嵩溪孝门—麟溪郑义门—深溪王义门,以及玄麓山、青萝山。”史料表明,浦江的孝义文化,先有孝门,后有义门,再有深溪王氏义门。浦江县政协科教卫体和文化文史学习委主任何金海说,以郑宅一镇相邻三家族的孝义文化创建浦江“孝义文化区”,既符合历史文化真实,又切合郑宅镇推出的“孝义家风指数”等基层治理需求。

“孝义文化区内有国家级文保单位和国家级非遗文化各一项,有县级文保单位10余处。”何金海介绍,从孝门到郑义门、王义门,搭建孝义文化区、串联孝义文化的旅游精品线,承载的不仅仅是浦江的孝义文化和一个个村庄的不老传奇,更是中华民族孝义文化灵魂和千年经典。

不良体态正悄悄损害你的健康  国际文化传播工作室在鸡鸣山社区成立  喜迎宾朋 共襄盛会  峰回涧曲路萦纡,万壑中藏一画图  平安建设为群众幸福“加码”  义亭镇开展“四大行动”构筑基层治理“平安堡垒”  

义乌网

GMT+8, 2025-5-1 21:4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