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文——义乌市中心医院确定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我国医院等级中的最高级别)。这不仅标志着市中心医院医疗质量、服务水平、综合管理能力等进入三级甲等医院行列,也是医院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意味着医疗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将开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薪火传承 躬耕杏林铸辉煌 1941年,义乌市中心医院在城南门外陈思敬祠堂诞生,救死扶伤、守护生命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83年间,一代又一代“义医”人肩负着为人民健康和生命保驾护航的重要使命,凝心聚力、躬耕杏林,医院规模不断壮大,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从蹒跚学步到步入一流的跨越式发展。 现如今,医院占地196.6亩,建筑面积17.7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200张,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托管医院。医院拥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478人,是市卫生健康系统高级职称人数最多、覆盖科室最广最全的医院,并成为我市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依托浙大一院省级优质资源,市中心医院坚持高起点开局、高标准谋划,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医疗质量,推进服务优化和精细化管理,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有质量、更有水平、更有温度的卫生健康服务。 相关负责人介绍,建院来,市中心医院先后获评中国胸痛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级创伤救治中心、国家级动物致伤防治中心、国家呼吸与危重症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国家级血栓中心优秀单位、国家级高血压达标中心、国家级房颤中心、全国消除疟疾工作先进集体、中国老年营养标准化建设达标单位等一系列国家级荣誉称号。一块块牌匾、一项项荣誉,都印证着医院83年的辉煌发展,更照亮了未来的奋进方向。 党建统领 笃行不怠启新程 “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吴庆华说。 市中心医院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始终坚持党建统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设“1条主线”“5项行动”“10个重点工作”,推进党建和业务高度融合,形成有市中心医院辨识度的“1510”党建工作体系,全面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医院领导班子大力推行“不坐办公室”的工作作风,坚持走一线,下沉工作,定期开展党委走一线、书记面对面、党委委员联系支部、班子成员联系科室等一系列深入群众的举措,重点约访各部门、临床科室负责人,倾听民意、解决问题,参与协调、攻坚难题,并建立问题清单回访和闭环机制,力促群众满意度提升。 得益于党建和业务的深度融合,全院各项工作同频共振、同步发力,推进医院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探索出一条打造县市级共富健康样板的新路子。医院也成功获评我市首个浙江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首个金华市直机关党建示范点、首个国家级巾帼文明岗以及省级共青团基层活力团组织、金华市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金华市首批市级清廉医院建设标准单位、义乌市卫健系统首批五星基层党组织。 筑巢引凤 人才引领促发展 依托浙大一院省级优质资源,多学科专家常驻市中心医院担任科室带头人,“造血”“输血”双管齐下,持续推进了学科品牌建设、省级县域龙头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目前,医院建设有感染病学、心血管病学、手足外科学3个浙江省县级龙头学科。去年10月,骨外科学、呼吸内科、耳鼻喉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5个学科列入金华市重点学科。另有义乌市医学重点学科8个、义乌市医学重点扶持学科5个,医院看大病、解难症水平明显提升,吸引了大批义乌周边县市群众慕名就医。 人才是医院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基石。市中心医院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统筹做好人才工作顶层设计,在引才、育才、用才等“人才链”上积极探索,如今,医院新聘任中层干部平均年龄由之前的51岁下降至46岁,新提拔中层干部平均年龄43岁,其中40岁以下青年干部17人,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梯队分明、德才兼备的中层干部队伍,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储备了充满生机、活力的管理人才。 此外,医院持续开展“资深专家”计划,实施“首席专家”“技术骨干”聘任工作。目前已聘任“首席专家”“技术骨干”15名,解决了大批学科带头人到龄退休的人才流失问题,并建设完善后备人才库,盘活现有人才,开展科主任助理选拔等后备人才储备工作,通过业务、管理双层能力激发及培育,充分发挥了中青年人才在学科团队中的骨干作用。 “患”位思考 优化服务提效能 “老百姓就是义乌市中心医院的‘根’和‘魂’,只有把根扎牢,才能枝繁叶茂。”吴庆华表示,市中心医院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服务病人,一切方便病人”的理念,致力于从病患角度出发,查找就医堵点、痛点、难点并予以改进、解决,推动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单一服务向综合性服务转变。 在感动式服务意识引领下,医院全面开展优质医疗服务提升活动,推出建设“崇军医院”、牵头全市10万人免费甲状腺疾病筛查、全新改造入院准备中心、儿童无痛穿刺服务、检查当天做、专属医码通、窗口中午持续服务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全面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大姐,你的血压有点高了,要按时吃药,吃的方面也要多注意……”去年10月,市中心医院“优化营商环境,共享健康服务”健康入企活动正式启动。现场,呼吸内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骨科等10个科室30名专家“一对一”问诊,并安排移动CT车以及B超、测血压、测血糖等免费检查,给予企业员工心理、身体等各方面健康指导。 这是市中心医院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有力举措。医院组建由中层干部和高级职称人才组成的健康服务队伍,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企业一线,提供急救培训、健康直通车义诊、移动CT车筛查、急救绿色通道等公益性健康服务,用心用情把健康带到企业,尤其是外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力践行了“义乌老百姓的医院”的责任和担当,打通了为企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联动发展 优质资源双贯通 为完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制度,赋能基层医疗服务,推动医疗资源融合,市中心医院积极探索县域医共体建设模式。截至目前,市中心医院医共体下设苏溪、义亭等7个基层院区,可服务全市60%以上常住人口,有效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上午7点40分,家住义亭镇后张村的兰阿姨和吴阿姨乘坐健康3号线抵达市中心医院,一下车,她们就忍不住夸起了这条免费的就医专线:“不用来回转车,家门口直达中心医院,看病再也不用折腾一天了。对我们来说,这趟公交真的很方便!” 开通医共体免费就医专线,连通7家院区,贯通医共体内医疗资源;建立专班管理制度,构建7纵9横网格化服务与管理网络;建立医共体服务中心,专职服务医共体院区患者;建立医共体人才学院,实现浙一专家资源到社区、到医共体院区……一条条紧扣实际、高效务实的医共体建设之路,极大优化了群众的就医体验。 为提升基层院区整体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医共体同质化管理,市中心医院实施医共体骨干实践锻炼计划,选拔7名业务骨干前往基层院区担任院长助理下沉锻炼,同时选拔7名院区骨干来总院担任职能科室、临床科室主任助理上挂锻炼,促进了骨干双向锻炼交流。同时持续推进医共体成员单位标准化建设,特别是胸痛单元创建、慢病管理一体化等方面,与总院形成了全流程闭环管理。依托移动CT车,医院还常态化派遣多学科专家到各医共体辖区开展义诊活动,对医共体辖区甲状腺、肺结节等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一站式、一体化体检、筛查,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站在新的起点,市中心医院将倍加珍惜和巩固“三甲”成果,并将之转化为新的赶考路上奋勇前进的不懈动力,以三级甲等医院的实力和担当,全力以赴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为打造全国高水平县级医院标杆、谱写健康义乌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
GMT+8, 2025-5-15 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