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22年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在2112家参评医院中,东阳市人民医院排名前进23位,居全国县级医院前列,浙江省A等级序列第一。成绩的背后,离不开该院多年来在医疗技术、学科建设、精细化管理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精耕细作。 多元融合 强化党建 东阳市人民医院深入实施“党建+N”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61个党支部覆盖各科室、各医共体成员单位,1000余名党员干在一线。推进“党员亮身份”“五带头文化先行”“党团共建”等行动,引领业务遍地开花。该院党委党校持续发力,对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新入院职工和全体职工,开展常年化、有针对性的党性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去年共举办党校课程52次、培训16402人次,实现全员覆盖,党校教育落在实处。 真抓实干 打造县域样板 东阳市人民医院按照东阳市委市政府要求,积极探索医院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不断强化治理能力提升的实践,形成了具有现代医院内部治理特色的管理机制。 2023年8月,全省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经验交流会在东阳举行,省卫健委主任王仁元在会上充分肯定了东阳市人民医院30年来在硬件建设、软件提升、精细化管理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是名副其实的高水平县级医院样板,要求全省总结东阳市人民医院现象,持续深入推进强龙头、强县域、强“山海”等各项工作,筑牢浙江卫生健康现代化的县域之基。 强基攀峰 提升医疗技术 2023年,东阳市人民医院有28个重点关注术种进入全省前二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肝/肺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经皮)、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列全省前十,胸外科、泌尿外科、甲乳外科、肛肠外科四级手术增量超20%,电生理射频消融术、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胆道子母镜(SpyGlass)行胆道病变活检及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的关节置换手术、支气管镜下氩气刀治疗、ECPR技术等一大批高精尖手术成功开展。该院承接东阳市60%以上的医疗服务,县域内就诊率超90%,心脏外科、生殖中心东阳市外就诊率分别达45%和68%。综合技术能力继续保持县域领先地位。 探索奋进 开创科教新局 东阳市人民医院坚持“科教强院”战略,依托“外力+内力”双向联动,持续发力,实现科研领域多项突破。 借助国内高水平科研团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院校合作与科创平台建设。该院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合作,先后成立智慧医疗研究中心、医院管理与发展研究院。携手复旦、上海交大、浙大等高校,联合开展高端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聚焦医工结合、区域医疗健康与大数据等研究领域,合力攻关高层次课题。 坚持“筑巢引凤”“引凤筑巢”双轨并进,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两个平台,成功牵手“杰青”“百千万人才”等一批高端人才带领的团队来院创新创业,持续推动医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凝心聚力 推进集团办医 东阳市人民医院巍山分院通过推进以康复为主导的特色化专科建设,建立慢性病管理团队,持续深化社区服务内涵,逐步建立起区域社区优质服务模式。 义乌院区(义乌天祥医疗东方医院)通过推动产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等学科发展和技术提升,以创优质服务深化服务链工作,充分挖掘业务经营能力,高质量完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逐步向中型高服务品质医院目标迈进。 标化管理 夯实医共体建设 东阳市医共体以《优质服务基层行》为标准开展各项工作,由东阳市人民医院领衔制定《医共体深化人才池管理实施方案》,先定岗而后按需轮岗,设置专业培训模块,提升基层医疗人员能力。 2023年,东阳16家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数254.81万人次,同比增长9.74%,入院7274人次,同比增长41.93%。去年,东阳市医共体建设两度被央视点赞。 下一步,东阳市人民医院将对标“两个先行”和“高水平健康浙江建设”要求,聚焦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浙江中西部医疗中心打造等重点领域和目标,在保持强劲发展态势的情况下持续发力,向省属头部医院看齐,迈上更高的平台,为继续引领全国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而努力。 |
GMT+8, 2025-5-1 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