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晚,稠州戏曲大舞台上戏味正浓。婺剧曲牌音乐、民乐合奏《花头台》响起,铿锵的锣鼓和传统的唱腔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台下,来自四面八方的戏迷朋友围坐观演,时而轻轻哼唱,时而拿出手机记录精彩瞬间……在阵阵掌声与喝彩声中,江滨民间戏曲联谊会以一出《珍珠塔》拉开了公益演出的帷幕。 据悉,该联谊会成立至今已18年,共计开展公益惠民演出1700多场次,服务观众约210万人次,每周二、周五在稠州戏曲大舞台开展公益演出活动,不断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全媒体记者 卢丽珍 文/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婺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剧种,俗称“金华戏”,至今有400多年的历史。婺剧有传统剧目500多种,包括高腔、昆曲、乱弹、徽调、滩簧和时调等声腔。文戏武做、武戏文做是婺剧表演的主要特色。 一直以来,婺剧深受我市市民喜爱,2005年江滨民间戏曲联谊会应运而生,旨在弘扬婺剧戏曲文化,同时,为我市戏迷朋友提供一个学习、展示才艺的平台。 现任联谊会团长的腾君芳,1978年出生,是资深戏迷,于2011年加入联谊会。“小时候,文化生活相对匮乏,戏曲成为滋养我精神的甘露。当市场关门下班时,偶遇婺剧表演,我都会停下脚步,心中暗下决心,要学习婺剧。”她回忆。 腾君芳与婺剧的情缘就像一坛美酒,随着时间的发酵而愈发醇厚。她把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听戏、学戏上,跟着网上的名家唱段认真学习,同时,虚心向国家一级演员吴淑娟、义乌市婺剧传承保护中心金伟忠、梅林老师请教。 “婺剧这门艺术并不简单,对演员综合素养的要求很高。当时我已经30多岁了,错过了童子功训练,而基本功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腾君芳说,“为了能早日登台演出,我经常跑去净居寺的山上练嗓子。”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经过半年多努力,她便登上了稠州戏曲大舞台。“初次登台,说不紧张是假的,连姿势动作都会出错。”腾君芳回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今,经过10余年不断地学习,她已经能出演《珍珠塔》《姐妹易嫁》《辕门斩子》《穆桂英下山》《小晏》《柜中缘》等多部剧目。 从戏迷到骨干,一追十八年 江滨民间戏曲联谊会,用18年的付出和坚守赢得了一群铁杆戏迷,他们唱到哪儿,戏迷就追到哪儿。 戏迷们给予的支持,不仅是台下的捧场,更多是实实在在的行动。送戏下乡时如遇下雨天,戏迷们会把熬好的姜茶水送来;有手艺的戏迷,有时会帮着制作一些好用的道具,充实联谊会的“家当”;在演出时,不少戏迷会自发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帮忙摆放观众席的椅子、打扫卫生,有的甚至还能帮忙梳妆…… 傅金汉原来供职于市电力部门,因为热爱婺剧,追随江滨民间戏曲联谊会,一追就是18年。退休后,他如愿加入了联谊会。喜欢婺剧音乐的他,认真学习乐器,一直在联谊会乐队演出,同时也做一些后勤工作。如今,84岁的他是江滨民间戏曲联谊会的理事。 铁杆戏迷的一路追随,是联谊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联谊会理事长何巧娟对记者说起了一件往事。有一次,她因为自家饭店有事,没有参加演出,戏迷朋友竟然跑到店里来找她,问演出时怎么没有看到她,让她感到既好笑又暖心。 何巧娟说,演出最多的一年,她与同事们演了近100场,足迹遍布全市14个镇街。联谊会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因戏而聚。这些年,除了送戏下乡、文化惠民,联谊会还举办了戏曲班稠州大舞台教学等活动。 “00后”戏迷,成了新会员 “婺剧演员们戴的盔头、翎子,嘴上挂的胡须,脸上涂胭脂贴片子,都很有讲究。”江滨民间戏曲联谊会秘书长吴宗于介绍,婺剧是中国传统冠服文化的生动载体。 步入新时代,联谊会该如何兼顾“寻根”与“创新”,守护好传统文化符号,激发新的发展活力? 目前,联谊会有演出婺剧正本戏:《秦香莲》《姐妹易嫁》《珍珠塔》《屠夫状元》《文武八仙》《百寿图》;折子戏:《辕门斩子》《柜中缘》《白兔记》《拷打》《小晏》《蟠桃八仙》《龙虎斗》《穆桂英下山》。 吴宗于认为,演员需要传承,观众也需要传承。 “00后”季永强是一名小学英语老师,深受家庭影响,从小痴迷婺剧,是联谊会的小戏迷,于2022年入会。用他的话说,“联谊会的每位前辈都是他的老师”。通过电视、光盘、视频,他一遍遍模仿并学习其中的一招一式;不会化妆,就去参加培训课,琢磨如何把基础化妆运用到婺剧里;不会做发型,就买来多款发套,反复拆装练习…… 看着季永强聚精会神听戏学习的模样,腾君芳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也仿佛看到了戏曲艺术在商城大地上绽放出更多、更美的花朵。 “婺剧未来发展还需要大力宣传和普及,要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我们也需要做好‘传帮带’。我们联谊会成员平均年龄45岁,还有更多的可能性。”在即将结束采访的时候,联谊会会长楼仁君这样说。 |
GMT+8, 2024-10-16 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