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疯了,正月初一就开工了,可以说是全家总动员。”2月15日上午,在永康市石柱镇新店村,永康九狮龙灯厂负责人李志曙一家忙得不亦乐乎。因为沾了龙年的喜气,李志曙家的龙灯生意格外红火。自元旦以来,这家龙灯厂已连续接到外地订单,提前“爆单”。 在永康九狮龙灯厂里,只见色彩艳丽、喜气洋洋的板凳龙灯引人注目。现场,李志曙和妻子胡冬茴、女儿李梦以及整个家族的手艺人齐齐上阵,加班加点忙着赶制板凳龙灯和布龙灯。“春节前我们接到了来自广东、安徽、温州、丽水等地的多个订单,春节期间一家人都在加班加点赶制龙灯。”胡冬茴说,他们一家一直要忙到正月十五。 走进龙灯厂,师傅们各自分工,有条不紊地完成制作龙灯的各道工序。“以前老一辈的做法就是用竹子做骨架,用纸来裱糊。如今,根据现代人的审美,各方面的材料都进行了更新,颜色搭配也有了新创意,但我们的传统工艺没有变。”49岁的李志曙展示了龙头的制作过程,他说,如今的新式龙灯已从传统竹制纸糊点蜡烛升级为铁丝架布艺LED灯带,更加持久耐用且不惧风雨。“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订单翻了一番都不止。” “一条48米长的彩龙,4名艺人需要近一周时间赶制才能完工。”李志曙说。随着时代发展,龙灯产品虽然也在与时俱进,但制作工艺大部分依然保留传统的手工制作。去年上半年,李志曙添置了两台缝制龙鳞的绣花机,靠着这两台机器,一条龙灯的工期从以前的六七天缩短到两天左右,还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不同款式、颜色的龙灯。 李志曙、胡冬茴夫妇介绍,制作龙灯的手艺是老一辈传承下来的,年关时如果接到的订单多,一家人都会帮忙扎制龙灯,年复一年地传承着这项技艺。自家传承的主要是扎制板凳龙灯和布龙灯手艺,板凳龙灯结构为板式,由龙头、龙身、龙尾组成,板板相连、环环紧扣,寓意人丁兴旺、团结协作,祈愿风调雨顺、岁岁平安。 其中,板凳龙灯工序复杂,首先从木板开始,要将木板凿出洞孔;然后在板上编制出龙头、龙身和龙尾的骨架。扎好造型后需要装饰,装饰的工序比较复杂,含有戴花、描绘、涂彩、戴龙旗、装灯等众多工序。“板凳龙灯的龙头放久了,要重新翻新,又是不少订单。”李志曙说。 为了喜气洋洋过龙年春节,周边各乡镇的不少村庄都过来订购布龙灯。布龙一般都是定制款,最长的有上百节。 春节期间,人们将龙灯舞动起来。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永康九狮龙灯厂的布龙灯订单已有200多条,板凳龙灯也有七八十条。 |
GMT+8, 2025-5-2 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