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义亭镇正南方一公里处,有个古老的小村落,村子不大,一百多户人家,三百多口人。因南宋兵部尚书鲍公琰致仕回乡,在此创办了龙华书院,为纪念其功德,龙华堰人遂把村名改为龙华院。而周围村人则称龙华院为“尚书第”或“尚书村”。 鲍氏先祖从山东迁徙而来,开枝散叶,瓜瓞绵绵,渐渐发展成以鲍宅、义亭为主的义乌鲍氏村落聚集地。族中人才辈出,最为闻名的就是义乌本土三位尚书之首——鲍公琰(1156年—1228年)。 鲍公琰字茂勋,号阡益,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四月初八出生。从小沐受勤耕好读、簪缨世家熏陶的他,立志报国,不仅刻苦学习,还研读《鲍子兵法》,精通“鲍家拳”并在家乡广泛传授,也就是后来名扬八婺的“义乌拳头”。鲍公琰是淳熙五年(1178年)进士,历任兵部主事、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后因与权臣意见不同,遭到打压、妒忌、嘲讽的他壮志难酬,心灰意冷,遂告老还乡。 鲍公琰退职回归故里后,仍心挂国家未来,意创办书院来建学明伦,复兴朝廷将才。见龙华堰一带林木参天,不但有“西山伏虎”“山塘掩翠”“古井龙涎”美景,更有古樟古枫,潺潺龙溪美色,被深深吸引。“乃于其间建房立院,凿池垒台,名其额龙华书院,其时书院有二座,在溪东者曰东龙华书院,在溪西者曰西龙华书院”。其结构为:“嶙层两严楼”,“隐隐栋雄凌碧汉,铿铿华势振芳洲”。其雄伟壮观胜甲一方。 据明清《义乌县志》和网上资料记载,义乌历代办过不少书院,南宋鲍公琰所建的龙华书院为义乌第一所书院。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在晚年,鲍公琰老而弥坚,边讲学边著作,把自己的一生经历,以及办龙华书院的宗旨、目的、要求和授业的经验、方法、体会等回忆总结,写出了《龙华文集》十卷。还把鲍氏家族宽厚谦让、和家睦族、互助友善和常怀感恩、善良正直、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德政仁爱等修身修行内容分门别类汇编成两卷《家训》,以为鲍氏子孙传承。 绍定元年(1228年),73岁的鲍公琰辞世。龙华堰人遂改村名为龙华院,龙华古道改名为龙华官道,并在其上竖起了“尚书牌坊”,建起了“尚书庙”和“尚书官厅”。 后来,龙华书院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被毁,建筑遗址难觅踪迹,但鲍公琰的书籍却保存了下来,承载着他的精神品格在村内世代流传,成为龙华院村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后人谨守“耕读传家”的古训,潜心向学,人才辈出。“我们龙华院村虽是一个小村庄,却出了很多知名大学教授、学校校长、医院院长、工程师。”细数村庄辈出的能人贤士,龙华院村村民鲍建伟语气中满是骄傲。 如今的龙华院人,秉承着“孝顺父母、兴起文教、优恤孤寡、和睦乡里”的家风家训,在和美乡村建设中不断前行。村两委与村民携手共进,扎实开展环境整治、雨污分流、党建工作等,迎来了村庄的美丽蝶变。2019年,龙华院村获评义乌市星级和美乡村,2023年入选浙江省卫生村,并成为金华市首批高质量就业社区(村)。 “客人是条龙,不来就要穷。”这是村民时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如今,虽然龙华院村原住村民依然只有320人,但外来人口超过700人。村内开放包容、广纳八方的氛围,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新义乌人”在这里落地生根,办厂经商。不仅直接带动就业,让村民收入大幅提升,也推动着龙华院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加速前行,续写着新时代的篇章。 |
GMT+8, 2024-10-9 0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