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网络新闻 查看内容

医学不仅在于治愈 还在于陪伴和关怀

2025-1-8 09:06

摘要: 新年伊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一位老人搀扶着另一位更苍老的高龄患者,不仅耐心讲解如何挂号和去哪排队,更全程陪诊。 “我眼睛看不清了,腿脚又不好,医务社工帮了大忙。”80岁的李奶奶子女在 ...

新年伊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一位老人搀扶着另一位更苍老的高龄患者,不仅耐心讲解如何挂号和去哪排队,更全程陪诊。

“我眼睛看不清了,腿脚又不好,医务社工帮了大忙。”80岁的李奶奶子女在国外工作生活。有了社区干部和医务社工的接力帮助,独居并罹患白内障的李奶奶解了“燃眉之急”,到医院顺利就诊。

扶着李奶奶走进白内障中心等待检查的陪诊志愿者是刚退休的王琴芳。“刚退休,家就住医院附近,了解到医务社工志愿者项目能够帮助视障患者后,想着发挥余热,我主动报名参加。”她说。

现代医学的发展需要高水平医术和精密科技的支持,更离不开回归到“人”的深厚关怀。

眼科患者因视力受损或受限,导诊、陪诊、健康宣教等专病服务是患者的关键需求。北京同仁医院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社工部)副主任韩霜雪告诉记者,为此,医院探索实施“爱暮同行”项目,专门面向老年眼科患者,让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做他们的“眼睛”“耳朵”“拐杖”。

2024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要充分发挥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在医患和谐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近日,“医务社工专病服务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郭莉萍在会上表示,医务社工与志愿者的工作不仅是就诊陪伴与服务,更是医患沟通的桥梁,也是患者心理的支点,能够帮助患者及家属预防、缓解和解决因疾病所导致的情绪、心理和社会问题。

通过医务社工介入,北京协和医院构建涵盖患者教育、心理支持及社会资源整合的服务体系;北京同仁医院建立社会志愿者“招、考、训、用”标准化管理流程,制定“双五星认定”等激励保障机制,志愿服务时长已超过6000小时……由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在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落地的友爱“视”界公益项目,正为更多眼科专病患者提供“院内+院外”全流程关爱服务。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已有130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务社会工作。近年来,北京市积极探索以“医务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推进医学人文关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威海市中医院等全国多地医疗卫生机构也在试点推广医务社工和志愿者的人文关怀提升行动。

记者离开时,北京同仁医院医务社工陈继艳正忙着指导新加入的志愿者如何与老年患者沟通。“医学不仅在于治愈,还在于陪伴和关怀。”陈继艳说。

“00后”小伙完成生命接力  市民又多一个休闲娱乐好去处 江滨绿廊游步道焕新升级  为游客送上 “平安礼”  上溪镇推出春桃季文旅新体验  稠江街道召开第三届议政会第七次会议  

义乌网

GMT+8, 2025-3-27 02: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