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年,火爆的不只是哪吒,还有DeepSeek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近一个月内,国内多家医院“官宣”了AI医生上岗,让医护人员有了“外挂”,引发社会热议,也为未来医疗场景的智能化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近日,浙大四院、义乌市中医医院宣布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具有不同功能的AI助理“走进”临床科室,成为医生的好助手。AI技术如何在就诊流程中发挥作用,面对遇到的问题又会有哪些新解法?记者对此进行探访。 “AI助手”能读报告、给方案 在市中医医院质量管理科科长杨黎的电脑里,安装了AI质控助手相关系统。当她输入病人现病史描述后,“AI助手”很快给出参考意见。作为负责检查临床医生书写病历的“关键一环”,有了“AI助手”后,杨黎花在病历书写质量检查方面的时间成本得到有效缩减,病历的书写质量、患者满意度也得以提升。 借力DeepSeek,市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中心技术团队推出AI质控助手,为传统中医诊疗模式注入新活力。市中医医院采用中医电子病历。由于中医病历语义复杂,面对“脉弦细”“舌红少苔”描述时,传统的病历书写检查系统误判率高,效果不佳,加上人工审查很耗时。 以病历书写为例,病历是医疗工作的重要记录,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声亢有力’可以改为语声洪亮有力,更符合中医术语……”近日,记者在市中医医院看到,“AI助手”对呼吸内科的一份门诊中医病历进行优化,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除了在病历质控环节发挥关键作用,AI在辅助诊疗领域同样展现出一定价值。就拿医院正在测试的AI辅助诊疗功能来说,AI助手能够深度分析病历数据,并据此提出诊疗方案。医生参考这些分析结果,同时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再对药方进行按需调整。患者王先生在医院看到AI辅助诊疗应用的运作过程后,不禁感慨:“本来觉得先进的AI和传统中医没有关联,没想到它真能发挥作用。”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AI给出具体治疗方案。但每个人情况不同,还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加减药量。”杨黎介绍。目前看,“AI助手”在病历辅助分析、病历文书生成方面表现出色,极大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担,提升病历书写的准确性和效率。 “AI大脑”正重塑医疗全场景生态 医院接入DeepSeek后,将掀起怎样的医疗新场景?面对患者服务,AI赋能就医效率和诊疗水平;面向医院内部,AI大模型也在深入渗透医院管理、临床支持等环节,有效促进医院管理效能和医疗服务质量的双重提升。 日前,浙大四院实现了DeepSeek大模型在医疗场景中的创新应用,正式推出个性版“ZJU4H-DeepSeek”智能助手。 浙大四院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ZJU4H-DeepSeek”就像个“火眼金睛”的助手,能提供专业的诊断建议、解读报告、提高病历质控等。此外,它也是一个“智库”,医务工作者可以用手机随时随地访问,获取相关疾病的诊断指南、前沿研究成果等资讯。“找到肺癌的最新临床指南……”2月25日,在浙大四院,智能助手系统很快为医生给出具体方案,并且列出涉及心理支持等细节指导。 据了解,作为大模型最新迭代技术,DeepSeek提高了大模型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价值。浙大四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医院对AI的应用,主要针对数据的整合分析以及辅助医院运行管理、医疗服务等方面,相关应用得到了试点科室的肯定和认可,还提升了院内职工的工作效率。 “AI医生”你能接受吗? 数字人医生、AI生成病历、投喂数据让人工智能更快速地成长……“AI+医疗”已经成为热门应用领域,你能接受吗? “结合先进医疗设备,我觉得可以把看病交给AI。最关键的是,和在医院挂号排队看病比起来,AI看病效率要高得多。”“把自己的身体健康交给机器来做判断,还是不太放心,需要有临床经验的专业医生。”“医疗数据涉及个人信息,会不会存在泄漏风险?”……多名接受采访的市民表达了想法。 去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发布《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明确AI在智能导诊、药物分配、慢病管理等84个场景的辅助角色。“智能”和“辅助”成为高频词,其中,“智能”体现出AI在技术层面的价值,“辅助”则强调了AI在医疗领域承担的工具性角色。 在AI赋能医疗的场景之中,数据安全与患者隐私保护至关重要。市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葛俊表示,通过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部署,有效避免数据泄露的风险,系统的稳定性更强、更灵活。“我们积极打造本院的知识增强系统,逐步实现智能化改造。”葛俊说,“我们也将用增强算力、优化算法等方式,更好地拥抱AI,为患者带来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尽管AI技术在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未来的医疗模式更可能是AI与医生的协作,而不是单纯的替代关系。正如《柳叶刀》所言:“AI技术不是要取代医生,而是要成为医生的助手,帮助他们更好地服务患者。” |
GMT+8, 2025-5-10 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