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我市打造全周期立体式家庭教育服务体系

2025-8-4 10:41

摘要: “以前孩子吃饭还要看短视频、写作业就惦记手机,我一点办法都没有,现在我明白了只要通过严格控时、划清边界、以身作则的科学引导,手机同样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近日,吴女士参加了市妇联举办的家长训练营后收获 ...


“以前孩子吃饭还要看短视频、写作业就惦记手机,我一点办法都没有,现在我明白了只要通过严格控时、划清边界、以身作则的科学引导,手机同样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近日,吴女士参加了市妇联举办的家长训练营后收获满满。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近年来,市妇联锚定新时期广大家庭新需求新期盼,积极构建全周期、立体式、高质量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为广大家庭提供可及、可感、可参与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增强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多维度新形式 织密家庭教育“立体网”

“一个爱玩手机,不听话。一个处于叛逆期,没法沟通。”老大读高中,老二刚上三年级。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江东街道东洲社区居民樊青青在孩子教育上曾满是困惑。

亲子活动、家庭教育讲座……自从社区“家长学校”开设以来,她几乎一场活动都没落下。“我最喜欢的就是亲子沟通课程,让我学会了与孩子平等交流的技巧。”樊青青说,现在,叛逆期的老大和她无话不谈。

“做父母真的需要学习,‘家长学校’给了我很大帮助。”在全市各村社的“家长学校”里,像樊青青这样受益的家长还有很多,大家在这里汲取知识,凝聚起家庭的温暖力量。

为了筑牢家庭教育根基,市妇联统筹协调各部门及社会资源,搭建“1+14+X”(“1”为市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14”为各镇街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X”为村社家长学校)三级联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围绕“婴幼儿、青春期少年、适龄婚育人员及祖辈家长”四类重点人群,提供专业化、常态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在队伍建设上,市妇联联合市教育局、民政局、卫健局等部门,成立由70人组成的“幸福义家”家庭教育讲师团。同时,在各村社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员队伍,将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我们通过专家智库支撑、标准化课程输出、专业人才培训等方式,不断加强对镇街、村社的有效指导,同时广泛链接社会资源,围绕家庭教育指导,为广大家庭提供多元化、多类型、菜单式的家庭教育服务。”市妇联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接地气有人气 科学育儿“飞”入百姓家

“以前总认为孩子叛逆、不听话,经过老师的指导,发现原来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家长芸芸(化名)遇到家庭教育难题后,通过“义乌女性”公众号线上预约了“一对一”咨询服务。经过家庭指导老师指导后,她理解了“尊重与倾听”的重要性,如今家庭氛围恢复了温馨和谐。

每周二、周六在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每周五、周日在李祖村妇女儿童驿站内,不少和芸芸一样饱受家庭教育困惑的家庭,会在这两个地方接受“一对一”咨询服务,以期解开家庭教育的诸多迷津。

如何让广大家庭得到更为精准的家庭教育指导?市妇联于2021年开始推出公众号预约“一对一”咨询服务模式。经过4年的实践检验,目前已形成了完整的服务流程、规范的服务制度。

除了“一对一”咨询服务外,一张更宽泛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覆盖着广大家庭。

“这样的讲座太贴心了,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学到务实管用的家庭教育知识!”日前,在市妇联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进企业”活动现场,商城集团的职工们全神贯注地聆听,时而举手参与互动问答,现场气氛既热烈又温馨。

为了扩大家庭教育覆盖范围,家庭教育讲师团通过“点单”的方式,将家庭教育公益讲座送进学校、机关、企业、村社、市场,全面推动家庭教育优质资源下沉基层,为广大家庭送上科学育儿“金钥匙”。

孵化“四叶草”家庭教育品牌项目,包括“21天不焦虑家长养成记”家长训练营、家庭教育围读会、“亲子圆桌派”亲子联结等活动;以0至6岁家庭为重点,开发了《家庭友好成长手册》,指导家长实施科学化的家庭教育;联合婚姻登记中心开展“家庭第一课”,不断普及家庭教育前置理念……一系列科学教子、亲子关系、家风传承的活动,将家家户户紧密联系在一起。

多元化新活力 不让一个家庭“掉队”

家住佛堂镇的小丁(化名)是“爱心妈妈”陈彩娟通过《童享未来——爱心妈妈伴童成长》项目接触到的一名五年级学生。因精神疾病去世的妈妈,智力残障的爸爸,只会训斥孩子的奶奶和姑姑,构成了小丁的一家。

“我们去的时候发现小丁存在严重情绪问题,经常不去上学,常因琐事持续哭泣数小时。”在充分了解小丁的情况后,陈彩娟迅速对接义乌某康复医院,为其制定个性化方案,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住院康复。通过药物干预、心理疏导及生活技能训练,小丁情绪调节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她已经正常上学,课堂表现稳定。

去年以来,数百名这样的困境儿童在《童享未来——爱心妈妈伴童成长》项目的帮助下悄然发生了改变。该项目通过招募组建“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为有特殊困难的留守儿童以及散居孤儿提供全方位的结对守护与关爱帮扶。

为了满足不同家庭的多元化服务需求,赋能妇女儿童发展,市妇联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在市慈善总会、福田街道、江东街道等单位的支持下,连续两年共投入150万元资金开展妇女儿童和家庭服务公益创投活动,签约项目33个,通过培育优质项目的方式解决家庭教育领域中的焦点难点问题。

《义路童行——遇见你摄影创作系列活动》项目,创作出了100幅反映儿童在义生活、学习的摄影艺术作品;《巾帼新农人创新创业技能培训》项目,搭建了女性就业技能交流互助平台;《“心灵护航,幸福义家”——儿童与家庭关怀计划》项目,帮助离异家庭的儿童和家长正确面对、积极生活……33个项目紧紧围绕儿童友好、幸福“义”家两大板块,开展系列活动608场次,直接服务近3万人次,间接服务超10万人次。

当科学的育儿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浸润村社街巷,当千万家庭在互助中共学共进,家庭教育已从理念化为了行动,而这场关于“家”的变革,仍在继续。“我们将以年底投用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为新起点,深化协同育人体系建设,打造更加温润有力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促进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化满福田 甘霖润心田  现场监理工程师: 工程建设的“徒步守护员”  我市开展崇军活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长安画派名家邀请展亮相义乌  纸载春秋 百年回响 从地契收藏看义乌契约精神  

义乌网

GMT+8, 2025-8-4 13: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