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由于气温高,人们出汗多、喝水少、尿液浓缩,往往是泌尿系结石高发的季节。炎热的天气,如果喝水不够多,就可能受到“脱水”影响,增加尿路结石风险。 7月起,市中心医院因尿路结石引发剧烈疼痛而就诊的病人明显增多。就诊数据显示,碎石门诊的患者就诊量相比之前增加了40%。最多的一天,有近30位患者接受了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碎石门诊专职医师陈雪莲表示,从目前就诊情况来看,患者以男性、中壮年、白领,少运动、喝水少、常憋尿者为主。泌尿系统结石可发生在尿路的各个部位,因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的症状;也可能在日常没有明显症状,但发病时往往很突然。 结石可能引发多种症状。剧烈疼痛,比如肾结石可能有轻微腰疼,一旦结石进入输尿管可引起腰腹部剧烈疼痛;排尿异常,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发热、寒战,如伴有尿路感染及尿路梗阻,往往伴有发热的表现;恶心、呕吐,输尿管结石梗阻时,管腔压力升高、管壁痉挛缺血,由于与肠共同神经支配,会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陈雪莲提醒,如出现突发的肾区剧烈疼痛和血尿,排尿疼痛、尿频、尿急、发热、寒战等情况,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那么,泌尿系结石有哪些治疗手段?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骆俊峰表示,泌尿系结石的治疗,需要根据结石大小、部位、形状,是否有血尿、感染和肾积水等因素综合判断。 无症状且结石小于5mm的患者,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可通过减少高钙及草酸成分摄入,多喝水、多运动帮助结石排出。如结石比较大,出现腰痛、尿频尿急等症状,此时可以采取药物治疗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也要通过多喝水、多运动促进结石排出。对于结石超过1cm,出现感染、肾积水并发症,或保守治疗后仍无法排出的患者,建议手术治疗。 小贴士〉〉〉 做好4件事,预防尿路“长”结石 1.夏天保证饮水量。每天饮用1.5升—1.7升水,基本可保证产生2升以上尿液。建筑工人等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群,建议每小时补充200毫升—300毫升淡盐水。更重要的是,不要憋尿,及时如厕。 2.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草酸与嘌呤摄入,菠菜、芦笋等草酸含量较高的蔬菜要焯水烹制,少吃动物内脏、海鲜等烧烤,小龙虾、火锅、啤酒也要适可而止。保持营养均衡、全面,有利于代谢平衡。 3.避免久坐、久躺。适当增加运动量,促进结石发生活动。可选择的运动有跳绳、打篮球、跑步等。需注意的是,有较大肾结石的人群,不宜盲目跳绳,以免结石卡在输尿管,损伤肾功能。 4.定期体检。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泌尿系统B超和尿常规检查,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要及时就医。此外,还要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等基础疾病,避免继发结石。 |
GMT+8, 2025-8-7 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