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下午,稠江街道红狮物流园党群服务中心人声鼎沸、暖意融融。一场以“月满金秋 惠企同行”为主题的“助企服务节”在此拉开帷幕。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节庆活动,而是一次政企互动的深度实践,一次服务理念的全面升级。 从“四大双千”集中办公到“三师助企”授牌,从金融讲堂开讲到中秋市集温情启幕,稠江街道用一场有温度、有力度、有速度的服务行动,诠释了“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深刻内涵。 “面对面”破难题 集中办公让企业诉求“事事有回音” “厂房马上结顶,但主入口与官塘小学共用道路,安全隐患大、通行效率低。我们希望能新建专属连接通道。”在“四大双千”现场集中办公点,浙江得胜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楼丽丽开门见山,道出企业发展中的“心头之患”。 话音刚落,在稠江街道的协调下,来自市资规局、交通局等多个部门及官塘小学的相关负责人开始现场会商,并最终推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不用东奔西走,进一个门就解决了问题,既方便又高效,我们非常满意!”走出活动室的楼丽丽由衷地给此次集中办公活动点赞。 这并非个例。前段时间,稠江街道深入走访浙江圣石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卡游动漫有限公司等10余家辖区企业,梳理出涉及交通组织、电力配套、公共服务等各类问题50余项。此次“四大双千”集中办公正是对前期调研成果的一次集中回应,邀请近20个相关职能部门现场办公,全力破解企业面临的难点、痛点、堵点。 活动现场还同步发布了“资源清单、服务清单、结对清单、课程清单”四张清单,实现企业需求与政府资源的精准匹配。正如一位参与企业代表所言:“过去是‘跑断腿’找部门,现在是‘坐下来’等方案。这种‘一站式’办公模式,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叫‘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组团式”送服务 “三师助企”打通专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常面临法律纠纷不知如何应对、税务筹划缺乏专业指导、财务报表难以合规披露等“隐性痛点”。 为此,稠江街道创新推出“三师助企”机制——组建一个由律师、税务师、会计师组成的专家服务团,为企业提供“定制化+常态化+全周期”的专业支持。 活动现场,“三师助企”服务团正式授牌成立,首批入驻的专家到场提供知识产权保护、跨境税务合规等咨询服务。根据安排,该服务后续还将通过定期驻点、线上咨询、专题培训等形式,深入园区、走进车间,把专业服务送到企业门口。 企业的蓬勃发展,也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滋养。为破解企业融资方面的难题,稠江街道联合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中国人民银行义乌支行及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动“金融会客厅·稠江站”正式落地。这个新型服务平台旨在打通银企信息壁垒,构建“政策宣讲+融资对接+信用培育”三位一体的金融服务生态。 当天,首期“金融讲堂”座无虚席。围绕“供应链金融创新”“专精特新企业信贷支持政策”“汇率风险管理”等主题,银行专家逐一解读最新金融工具,并现场解答企业疑问。 “市集+服务”融合共生 节日烟火气里升腾起营商暖意 如果说前面几项是“硬核服务”,那么同期举办的中秋市集,则是一场充满人情味的“软实力展示”。 当天红狮物流园一楼大厅变身热闹集市:月饼DIY香气扑鼻,花灯制作妙趣横生;健康体检摊位前排起长队,快剪理发师傅手中剪刀飞舞;心理咨询师耐心倾听员工心声,律师现场解答劳动纠纷…… “我刚剪了头发,看了牙科,还领了两个月饼!”货车司机吴跃健笑着展示手中的“战利品”,“平时跑车忙,根本没时间去医院或理发店。今天不出园区就把这些事都办了,真贴心。” 这场“服务型市集”背后,是稠江街道对企业及其员工双重关怀的深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劳动者,而营商环境的优化,也不应只停留在政策层面。当一个街道愿意为一名普通司机提供理发服务时,它传递的是一种尊重、一种归属感,更是一种“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治理哲学。 社区各展所长,服务百花齐放:兴业社区主打文化体验,高新社区聚焦便民服务,锦都社区引入公益医疗……多元主体协同参与,让公共服务既有精度,也有温度。 一场“暖心市集”、一次集中结对、一堂政策宣讲、一线现场解难,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见”、从“单一供给”到“集成服务”,稠江街道的这场助企服务节,看似短暂,实则深远。它不仅是政策落地的“展示窗”,更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试验田”。 |
GMT+8, 2025-9-30 04:13